
一、巩固基层站点建设。按照“八有一落实”(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职责、有制度、有活动、有考核、有经费、抓落实)工作要求,对基层“扫黄打非”工作站建设情况开展再排查,全面巩固已有站点建设,对站点上墙职责、制度、门牌、台账丢失的务必补充到位。可将“扫黄打非”工作站与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一室共用。

二、推动“扫黄打非”与基层平合融合。按照省级要求,将“扫黄打非”全面纳入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将“扫黄打非”作为评选文明村等重要指标。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合,将“扫黄打非”宣传员与社区治理的网格员等工作相融合,形成岗位一岗多责、人员一专多能的良好局面。要将“扫黄打非”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相结合,有效依托并充分利用文化站、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扫黄打非”工作。
三、重视“扫黄打非”进基层宣传。在全民阅读、全民普法、全面健身、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市场检查、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等各种工作中宣传“扫黄打非”。各村每月报送“扫黄打非”动态稿件1篇,报送情况作年终考评项目之一。

四、全面开展“绿书签”“护苗”系列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扫黄打非”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在中、小学校建立“扫黄打非”工作站(“护苗”工作站),推进“护苗宣教基地”建设,通过宣讲管控、课外辅导、绿色阅读、文明上网、手抄报比赛、推荐优秀读物等多种活动形式,引导青少年文明自觉抵制和远离非法有害出版物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