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企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网络信息化发展遇到诸多外部挑战
建设完善的信息化平台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党相关决策、党建活动的覆盖面,使其快速传递。但面对不同意识形态、负面舆论等充斥网络的情况,若忽视网络信息化建设,党的舆论引导就无法占据主动权。为此,要积极运用网络即时沟通、快速传播信息的优势,借助网络信息化平台,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等及时传递,密切党与群众间的联系,为党的发展建设提供保障。同时,借助网络手段可随时随地传播国内外新闻事件,能够使党结合现有社会形势作出科学准确的决策判断,提高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满足党发展的实际需要
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使整个社会逐步实现高效、便捷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党的思想、发展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要积极借助网络技术手段,提高党的管理科学性,科学整合应用相关信息,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发挥网络信息化,密切党内各级以及党与群众间的联系,让信息共享水平得到提高,及时妥善解决决策与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使党能够及时准确的判断基层群众的思想变化、预知未来社会发展情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障执政地位。基于此,党要密切党建工作与信息化建设间的联系,提高各级党领导干部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强化党开展各项工作的能力水平。
二、国有企业党建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加强设计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健全党建管理体系
构建分级管理机制和多级运维体系,并将党建工作任务细化,明确各个环节的负责人,以便可以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找到对接人和负责人,从而较好完成任务,有序展开和推进党建工作。第一,加强统筹规划。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应当遵循“用户调研及需求分析—设计方案与可行性检测—规划开发与检测推行”的流程有序进行。同时,统一党建信息化建设标准,包括党建网站建设及评估标准、信息加工、发布标准等内容,从而确保不同部门的党建信息可以有效共享,并减少由于系统重复建设造成的成本浪费,提高信息化平台的兼容性。在此过程中,要聚焦以人为本,重视基层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体验,通过完善视频会议、线上党费缴纳以及智能化推动等功能,简化党建工作流程,促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二)夯实基础保障,整装再出发
首先,引进或构建大数据平台。党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运转是以大数据采集融合、云计算等支撑实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资源的整合处理、储存开放、交互流通等都要在这个大后台进行。只有数据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党建信息化平台才能高效运转。其次,打造党建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一是吸纳国企内部思想先进、政治觉悟高的信息技术人才,注重提升其党务素养,充实党务政工队伍。二是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业务指导、交流座谈等,提高党务人员信息化技能水平。适时开展技能比武、考核评比、同行交流,整体提升党建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的“战斗力”。最后,增加党建信息化建设多方面投入。针对网站平台搭建及运维、硬件设备配置和维护、人员技能培训等人力、物力、财力的实际需求,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
(三)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
企业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党建工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企业还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发布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重要会议精神等内容,让党员和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党建工作最新动态,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同时,在新媒体平台中实现信息的快速反馈,让党员和群众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提高党建工作的互动性,推进信息的双向传播,让党员和群众能够相互交流、讨论,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见,让群众深入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作者:李丹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二矿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