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与新目标
(一)深化认识、明确方向,推动国企改革创新
新时代国企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明确社会发展对思政工作的新要求,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在了解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前提下,创新国企思想、文化和组织建设,关注当前时代发展格局,通过改进创新,将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国企改革、经营管理和高质量建设方面的作用体现出来,为国企改革的创新创造有利条件,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持续的动力,深刻践行国企在社会中的使命担当,将党的长期规划与国企的日常工作和战略决策等充分结合。思政工作也要做好引导,以纠正国企发展方向,使员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二)务实创新,落实到地,增强思政工作实效
国有企业在实际发展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使命担当,为推动民生经济向上发展而努力。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做到务实创新,将这项工作落实到地。同时,联系国企实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创新,帮助企业消除阻碍,解决内部矛盾和基层管理问题,在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通过量化考核的方式有效管控各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让思政工作精准落地;同时根据国企思政现状和发展方向,改进和创新思政内容和工作形式,将各层职工的现实需求和企业革新发展要求作为思政创新的切入点,做到从实际出发,保证创新的有效性、针对性与实用性。
二、现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具体路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方式
国有企业承担着新时期国民经济建设的时代重任,其思想政治工作在现代经济社会体系中面临着崭新形势,有效完善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宏观战略布局高度。建立健全由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统领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格局,精准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所承担的新任务与新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摒弃传统说教式、命令式的工作模式,向引导式、激励式工作方向转变。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规范,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各项工作内容的具体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增强渗透力
纵观以往传统模式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普遍存在工作形式单一、具体内容缺乏吸引力与渗透力等共性问题,部分职工对此出现疲惫应付等心理。对此,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工作形式的多样化,深入分析把握干部职工心理期待,以“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等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力,以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渗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方式、人员培训与资源分配等机制,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求实意识,防止落入“走形式、走过场”的形式主义陷阱。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打造网络阵地
现代信息化技术与网络化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新时期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开展提供了更为灵活多变的工具载体,使传统条件下难以实现的实时化、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成效更具实现可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这一方式,以正能量的价值观通过网站、微博、快闪、抖音等载体,引导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并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际成效。将“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线上自媒体建设活动和线下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迎合国企干部职工心理需求,打造全面直观、高效互动的全业态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保障,提升队伍素养
企业文化在现代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现实地位,是广大干部职工共同遵守和践行的普遍性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约束力和影响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等层面实现协同统一,大力倡导和践行优秀企业文化,让主旋律渗透进每名干部职工内心。定期组织政工队伍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强化其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创新意识,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作者:何晨帆 平煤股份四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