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协同共生机制构建

来源:河南青年网    作者:陈娇娇    人气:    发布时间:2024-12-23    

一、新时代国企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目前国企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党建文化难以将党的政治优势直接转化为企业经营优势,无法直接有效地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能够从思想上引领员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追求员工的创新精神,使思想建设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例如,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有限公司通过“红箭·领行”党建文化体系,瞄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争第一”的目标,率领广大干部职工提升思想高度、政治素养、专业技术和执行能力,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能力,将企业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二)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需要

部分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仍沿用“我打你通,我说你听”的由上而下单向式的传统宣教方式,这种具有浓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强制性理论灌输、企业行政化后遗症的持续存在,容易引发干部员工的排斥、摒弃,在党建活动中显得不积极,不主动。通过党建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可以形成企业内部的共同价值观,使员工在思想上高度一致,提升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归属感和使命感,使员工在工作中更加团结协作,形成强大的团队力量,从人才战略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协同共生机制构建的建议对策

(一)理论指导

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实践策略应当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首先,企业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这不仅包括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突出文化引领和价值塑造等方面,更需要将党建工作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紧密结合,将党建工作的政治属性与企业战略发展相融合,确保党建工作真正服务于企业的核心业务和长远发展。其次,理论指导还应当明确国企文化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内部的行为准则和工作氛围,更承载着国家意志和社会责任,它对于塑造企业形象、提升员工幸福感、增强社会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企文化建设需要强调以人为本、反映国家意志和战略目标等特点,以实现企业文化与国家意志的高度契合。

)深化文化交流,促进融合与创新

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协同共生机制的构建,还需要深化文化交流,从而实现融合与创新,保障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因此,国企需要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文化交流方式,并积极搭建平台、组织活动,进而加强员工对于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认识和理念认同。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其在推动文化交流方面围绕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企业文化节、党建知识竞赛等,通过多种类型活动使员工能够进行深入的交流互动,帮助员工在活动中形成对党建知识与企业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认同,促进员工在思想层面达成共识。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有效整合了党建和企业文化,通过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和奖惩制度,实现了企业的廉洁高效运行,既提升了企业的发展质量,也促进了党建与企业文化的协同共生。

)创建和谐工作环境、文化氛围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升职工幸福感的有效手段,首先,国有企业重点关注职工职业发展情况,为职工设置丰厚的福利待遇,让职工感受到企业中的人本理念,看到自己在未来发展的机会,深化职工对企业的认可,在岗位中发挥潜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动力。第一,企业为职工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定期开展专门的技术培训、领导力培训等,助力更多职工取得更好发展,不仅丰富自身知识体系,也提升自身技能。大力倡导职工积极参与学习项目,能够学习到更多优秀知识。企业依据自身发展情况,设定多个工作岗位,明确划分各个岗位的晋升通道,详细标注晋升标准,促使每个职工能够得到发展机会。以科学晋升渠道为基础,职工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动力,也能为自己规划一个更清晰的工作计划。第二,创建职工沟通平台,秉持开放的沟通理念,鼓励职工提出相关工作建议,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收集职工建议,将职工关注的重点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升职工和企业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职工提升归属感。企业将职工个人发展纳入企业发展目标当中,制定有利于企业、有利于职工的工作计划,进而激发职工参与工作的热情。

(作者:陈娇娇   河南平煤神马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霍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