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当前,党建引领深度融合,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助推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党建体系指引下,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大胆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促使党建工作在创新中求突破、在突破中求提升、在提升中求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生产经营均创出了历史最高水平。
关键词:党建;融合;企业发展
引言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国际上面临百年变局和新冠疫情交错叠加,国内面临改革发展任务,在这个特殊阶段,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确保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维持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石。
1、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意义
①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党建工作并非单一的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企业在通过党建工作者向基层员工传授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应通过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促使员工放松心态、释放工作压力,提高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所以,企业在组织党建活动时,应加强员工之间的内部交流,鼓励员工说出心里话,妥善解决基层员工的“急难愁盼”,使员工以舒适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②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彻底落实。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最高方针,这就要求基层单位将党的相关政策深入贯彻执行下去,以实效性为党建工作的开展目标,从而促使基层单位更加深刻、准确地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基层员工从思想到行动上向党中央看齐,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作为最高标准。唯有如此,企业员工才能认清时代变化和社会实际,以正确的心态和行动来响应党中央的要求。这种做法对于加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基层员工的个人价值,都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2、党建引领深度融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
2.1、实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理念的创新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党建工作方面的理论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滞缓了党建工作的进行。所以,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时,要随时代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更新,在调整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立足于企业的发展现状,做出与之适应的任务目标;第二,要时刻坚持党建工作的任务目标,做好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第三,要在思想方面,对员工进行教育与文化熏陶,加深员工对党建工作的认知,增强员工对开展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2.2、转变党建工作方式
党建工作要想切实提高工作实效性,必须将科技手段引入其中,创新工作形式。一是继续沿用传统党建工作方式,将工作重心转移,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予以解决,使基层人员得到应有的关心,提高基层人员对党组织的信心,形成以企业为家的团体观念,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二是在重大决策做出之前广泛收集基层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扬广泛民主。企业发展的最小工作单位是每个基层员工,并且由于基层员工身处工作第一线,因此对于工作中所看到的问题以及看待问题的角度,会存在较大差异,更为关键的是,基层员工的建议可能更加符合工作实际。因此,听取基层员工意见,发挥基层员工主人翁意识,对于企业发展来说非常关键。三是想方设法拓宽党建领导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途径,促使双方积极向对方靠拢,推动双方思想尽量达成一致,加强双方之间的理解,对于基层人员所出现的思想问题,党建领导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充分发挥党建对企业发展的指引作用,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2.3、夯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能力
一是坚持信息技术赋能国资监管。国有企业应结合时代特征和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收集广、处理问题快的显著优势,提升监督管理的全面性和渗透性。创新国有资产监管平台,将国有资产纳入监管数据平台,发挥大数据优势,实现监督管理全覆盖,让国资监管在阳光下运行,让国资运营更加透明。二是形成公司治理层和内部管理层的监管合力。公司治理层要与内部管理层形成通力合作的监督体系,围绕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建章立制,推动国资监管向纵深发展。三是注重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事前完善制度规范,建立重大项目投资风险提示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苗头,从源头上遏制企业违规投资行为;事中加强动态监管,对企业重要环节、重要岗位推行重点与随机相结合的监督方式,力争杜绝重大问题发生的可能;事后强化责任追究,加快建立投资决策追究及专项巡查制度,严格投资决策责任落实,严肃问责追究,提升投资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3、结语
党建工作事关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发展方向,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需积极解决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我国企业的党建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领导者到基层员工勠力同心,只有切实搞好党建工作,企业才能将员工的能量全部汇聚起来,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而共同奋斗。
(作者:谢莹莹 商丘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曦.企业党建工作一体化管理策略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2(02):105-107.
[2]景学军.基于企业党建工作实效性的优化路径及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1(1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