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宗旨、道德准则。广义的企业文化则是指企业创造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其既是一种价值观念,也是一种群体意识,更是一种经营哲学。企业文化的建设,从企业和员工发展的角度出发,将企业利益和荣誉放到群体的角度,成为群体共同奋斗的目标。企业文化构建的目的在于影响企业的内部员工,凝聚企业员工,起到加强团队合作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目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部分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大型企业的专利,关注点过于集中于企业经济效益和业务发展上,忽视了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成体系,工作开展流于形式化和碎片化,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形成了一些理念和做法,但并没有梳理形成科学、系统、规范的文化体系。三是工作内容上针对性不强,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脱离实际,未能与行业和企业特点相结合,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内容,使其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无法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工作成效不明显。四是方法、手段上较为陈旧固化,部分企业开展工作还是沿袭以往的老办法,以理论说教为主,创新意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不够丰富,不能适应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三、企业共创共享文化的价值创造机理及路径
(一)价值共创共享是企业与员工形成命运共同体
通过契约关系,企业与员工、经销商、客户、供应商、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企业决策和运营需要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和诉求,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企业与员工也是命运共同体,两者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念,明确企业目标和愿景,建立共同目标,共创价值,共享成果。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价值,还要关注员工利益和发展,从战略及目标制定、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打造优秀团队文化、实施人本管理、优化成长环境、加强沟通协作等促进企业与员工协同发展,共同成长,成为合作伙伴关系,共创共享发展成果,共同面对风险和挑战。
(二)“共创共享”员工文化提升员工绩效
员工绩效是员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是员工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工作的情况。较高的员工绩效意味着企业资源配置合理、竞争环境良好和目标完成度较高,这些都与价值创造息息相关。员工绩效水平越高,说明人力资源政策越恰当,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和价值创造也越高;说明企业内部形成了有效的良性竞争,企业整体竞争力提高;说明员工的任务完成效果越好,企业目标完成度越高。换言之,更高的员工绩效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本文重点分析了“共创共享”文化对员工绩效的影响,以探讨“共创共享”员工文化的价值创造机理。“共创共享”员工文化主要通过制度、物质和精神三个层面的支持影响员工,激发其情感认同、工作绩效和创新行为,从而反馈企业,与企业一起共创价值,共享成果。
(三)“共创共享”员工文化促进员工创新行为
首先,员工绩效与个人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息息相关,当企业构建了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公平的奖惩制度,员工会积极开展学习行为,提高创造力和工作效率,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和目标,促进自身绩效的提高;其次,员工绩效与团队工作效率密切相关,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竞争环境,营造良好合作与沟通氛围,有助于员工积极分享知识、想法与资源,不同思维观点碰撞有助于问题解决与工作创新,促进了团队和员工绩效的提高;最后,员工绩效与内部制度、环境相关,不断完善且符合组织、员工需求的制度体系有助于员工绩效的提高。企业制定有效的反馈机制可能会激励员工发言的积极性,如根据组织发展和个人工作需要,员工向公司反馈具有创新性的意见,有助于企业制度体系的完善进而提高员工绩效。
(作者:朱晨曦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