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优良传统,夯实保卫基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政色彩,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引领职能,对武装保卫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因此,企业在思政建设中,应该引领武装保卫人员感悟优良传统,为企业安全防护奠定扎实的基础。首先,企业应该引领武装保卫人员,深刻感悟人民至上、与时俱进、服从指挥的优良传统。企业的经营发展依靠的是员工力量,武装保卫工作的对象正是广大员工,因此保卫人员应该树立以员工为核心的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利益作为最高评判标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与员工密切相关的事件上来,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从而推动企业的长治久安。其次,企业应该坚持以文化建设为载体。要知道文化自信是一个企业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这与武装保卫的持久性特征保持一致。企业应该通过文化载体开展思政建设工作,积极营造健康、合理、先进的安全文化氛围,形成以武装保卫力量为核心、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安全保卫体系。
牢固树立创新意识。首先,企业管理者应转变思想观念。从意识改变出发,对于安保工作有足够的认识,加强改革和创新。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安保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石,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次,转变员工的意识与观念。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使员工改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并且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具备安保工作的素质。还要加强群防群治制度的建立,定期组织员工参与到安全、消防、法治等方面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安保意识,促进员工能力的全面提高。最后,转变安保人员的意识观念。企业根据经营发展的需要,结合安保工作的劳动强度,根据目前的需要,调整员工薪酬待遇,以精干、高效为基本原则,引入现代化人才竞争的发展机制,落实评级制度。对于有重大责任的岗位,将工作效果和员工薪酬联系起来,高风险要带来高收益,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员工思想方面的教育,深入基层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将风险点清除,消除安全隐患,落实相关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提出有力的解决方案,并且与管理者联系起来,共同参与到管理工作的实际中,才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不会激化矛盾,让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实施,做到提前预防,降低经济损失。全力化解岗位职工的思想压力。
企业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要以问题为导向,全力化解岗位职工的思想情绪及工作压力。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解除职工负担工作任务较重引发的思想焦虑,班组是企业的基本单元、管理的“末梢神经”。上级组织过多的工作任务和压力传递到基层班组,包括上报材料、报表、检查评比等,事务性工作牵扯了岗位职工,严重影响到班组日常生产工作。二是企业每年人力资源、岗位结构等改革,改革指标明确到人,所有指标公布排名,并和薪酬分配、人才培养、评先评优紧密挂钩,造成职工较大的心理压力。三是企业部分保卫值岗人员对职业前景感到困惑,认为保卫工作在钢铁行业中是边缘性职业,发展空间狭窄,上升晋级机会较少。四是部分考核指标与实际工作脱节产生纠结,个别主管部门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基层职工并非主观努力就能提升,从而造成了员工思想上的困惑和纠结。想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指引,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管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首先,建立一套信息系统。实现员工思想动态分析、问题汇总、流程记录处理、典型经验梳理等功能,并能满足各层级党组织的分析和应用,进行信息的研究和预判,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料和研究结果,为扎实有效地做好思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信息保障。其次,建立一套考核机制。针对企业内各基层党组织,把思政工作问题管理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依据员工思想“问题”的查找及解决数量、员工满意度、典型经验创造等设计科学合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可操作的考评体系,并与业绩考核、党建考核等挂钩,加强激励和表彰。最后,建设一支过硬党务工作队伍。
(作者:张浩 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