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国有企业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不足
1.1、对精神文明建设认知不足
当前,一些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虚的工作,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不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两手抓、两手硬”虽然也在讲,实际工作却没有完全做到,虚多实少,与组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具体落实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一些单位仍然没有做到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生产经营工作中,开展活动与生产经营结合不紧密,精神文明建设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主动性的作用发挥不好。三是同步性差。还没有完全做到经济指标与精神文明建设指标同部署、同挂钩、同责任、同考核、同奖惩,有的单位虽然在考核时将经济指标与精神文明指标挂钩,但实际考核往往力度不够,各单位分数差不多,长期吃“大锅饭”的现象依然存在。
1.2、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素质不高
当前,国有企业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主要分布在组织、宣传、工会、纪检、团委等党群部门,这些部门的人员大部分是从业务部门转岗过来,科班出身的人员不多,多数没有从事过系统的、专业的学习锻炼,有的单位人员年龄结构相差较大,很多单位年轻人员比较多,总体上,专业知识不够深厚,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队伍素质整体不高。
2、探究国有企业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策略
2.1、创建国有企业党政工作思想
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促进国企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文化还可以高效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理念的创新,有效增强企业的团结意识,在国企的发展过程中居于核心位置。强化建设国企文化能够促使企业的内外部形象实现更好渲染,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所以国有企业应当在自身的日常管理与生产经营中加强对党政思想的高效化实施,确保党组织的意见或建议在其中实现全面融入。国有企业还应当在具体的党建工作环节严格遵守科学文化理念,基于多样性的党建文化思想来开展多元化的党建活动,从而促使企业员工在思想与创新方面的意识与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同时做好对党的思想政策的科学利用,加大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力度,进而确保国有企业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形势。
2.2、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下,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而企业党组织在此过程中需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引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完成这个任务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使党建工作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结合起来。那么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创新党建工作的管理机制。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引入了社会资本,企业的投资主体和股权由一元转向多元,党建工作也更加复杂多样,这就需要企业党组织对党建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全面分解,详细划分各个部门的党建工作内容,并促使各个部门积极落实各个方面的工作责任。其次,要创新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制定完善的党建工作制度,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各部门的具体工作,及时更新和优化党建制度,同时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加以创新、改进、完善。此外,企业党组织要建立奖励制度,既要有物质方面的奖励,也要有精神方面的奖励,这样能充分调动企业党务人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也能使党建工作得到重视和发展。当然,奖励制度要科学合理,要有具体的标准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促进党建工作的高效开展。最后,要创新党建工作的评估机制。当前,很多国有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时主要是通过述职评议的方式来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不够全面和细致。因此,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创新党建工作的评估机制,对党建工作的考评体系进行细化、深化。
(作者:李天娇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