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完善招标风险管理体系
第一,企业提高对数字化技术时代特点与风险的认识,明确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优势以及主要风险类型,以更好地进行风险防范。第二,企业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制度的修改,增加更多与数字化技术应用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要求,以指导企业防范以及应对风险。第三,积极建立与数字化时代企业招标采购风险控制相关的组织机构,明确主要责任人以及不同责任人的工作内容,通过完善的组织机构指导风险控制工作。第四,在现有风险管理体系中加入更多风险防范技术措施,比如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等技术应用到企业招标采购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应对中,增强风险防控效果。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内控制度是政府采购风险防控的重要保障。采购人应从制定和完善采购管理制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通过内控制度的约束,规范采购行为,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合法性与合规性,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具体到采购需求管理,应将采购需求管理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部分,建立健全制度,做好风险防控。应当实行岗位分离,明确需求提出、审核、审批等各个环节岗位责任,避免权力集中和利益冲突,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有效降低采购风险。在采购信息化建设中,可将采购需求审查机制中涉及的部门纳入采购流程中,通过线上审查方式,既履行审查职责,又提升审查效率,实现内控目标。
三、提升人员素养
定期组织招标采购人员参加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开展廉政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将全员参与、全过程的风险管理理念融入企业文化,提升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减少人为风险事件。借助案例分析、模拟决策等方式,让招采人员认识到自身决策中的潜在问题。将招标采购人员的合规、防范财务风险与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作为关键考核指标,与薪酬、晋升等挂钩,激励采购人员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四、持续改进培训方式
目前大部分的国企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培训是以传统的培训方式为主,如邀请专家集中授课、专题讲座等。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培训更注重提升业务能力和实战能力,对此可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探索设计“案例式”培训,如邀请系统内办案经验丰富的纪检干部针对查办过的案件进行复盘,分析办案思路;开展分组模拟实操,让培训学员作为办案人员从线索处置、案件查办、调查取证、谈话突破等各个环节开展模拟、拓宽办案思路和办案技巧,提升纪法能力。力求把重教与重训结合起来、专业授课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提升参训学员的参与感、互动性,增强学员业务能力和实战能力。
五、强化招标采购过程监督管理
一方面,需要不断创新并寻找新的招标采购过程监督方式, 可在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构建专门的数字化监督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从系统中获取数据并对数字化招标平台中的信息予以监控,及时公布招标采购的进展,信息公布过程中可采取模型、图表、动态演示等方式,以更好地呈现招标采购的关键环节,增强监控效果。发挥大数据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优势,通过对招标采购期间各类数据的分析,找到异常的数据信息,以实现对采购过程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持续对招标数字化平台完成系统优化,提升系统运行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避免人为因素对具体招标过程中的信息产生影响。
六、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招投标、评标及中标结果电子化、公开化的阳光采购,提高采购效率和透明度,降低人为违规造成的风险。同时,可实时收集内外部信息,发现潜在风险点;分析供应商信息、市场价格波动、行业政策变化等数据,预警财务风险与国有资产损失风险。
(作者:朱昭宇 河南能集团永煤公司车集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