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数据时代的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

来源:河南青年网    作者:赵红豆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9-18    

1、完善干部人事档案人才队伍培养机制

推进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化管理离不开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现代技能水平高的档案人才队伍。应围绕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化要求,合理规划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目标、科学制定档案人才队伍发展战略、营造良好档案人才队伍成长环境,从专业素质到现代技能,全方位地培养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才,以适应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化需求。

2、利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构建信息管理系统

新时代下,事业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传统干部人事档案以纸质档案为主,虽具有独特的价值,但在数据的保存上面临着较大风险,而且后期的档案查询、信息整理效率也相对较低。可以利用云存储技术实现对干部人事档案的合理存储和运用,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相关数据库。以精细化方式对事业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进行管理,能够确保其存储与调阅更加高效,而且后期的人事档案修正、传输和更新等也会更加方便快捷。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因此,在信息系统中,应慎重设定传输、浏览、修改等权限,以免干部人事档案信息遭到泄露。此外,事业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较复杂,且工作难度也比较大,所以必须提高经费的使用价值,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从而切实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并合理控制成本费用,有效解决人员冗余等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管理机制和体系推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管理和搜集的科学化,这对其他相关部门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3、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

事业单位应该充分发挥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从档案资源的来源、内容、形式等多个纬度切入,全面进行数字源档案资源建设。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政府与相关单位要紧密配合,加强档案藏品资源数字化整合,要强化档案数字化、数据化、自动化分析等各环节的处理和控制,为日后的档案检索、调取、利用等工作提供方便,切实做到有章可循。以全目录数字化档案框架为基础,帮助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保管的位置、内容等有全面的了解。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化档案目录,能够更好快速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合;对特殊干部人事档案要给予精准定位,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管控,真正将数字化落实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构建数字化档案资源,为单位职工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4、创新保密存储模式

干部人事档案长期处于存储状态,为了提高存储安全性,应坚持“三库分离”原则,即保存库、管理库、利用库,使保密存储模式得以创新和完善。在保存库建设中,应独立于档案管理系统,使档案资源能够长期封装保存,避免受到扰动;管理库的作用在于支持档案鉴定、资源统计、信息检索等业务开展;利用库是结合档案开放利用、使用者要求而创建,在原文件格式固定的前提下,将人事档案批量转变为MP4、PDF等形式,便于长期保存;对于无法转变为上述格式的档案,可扫描后以JPEG、TIFF文件格式保存。

5、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协同管理机制

大数据思维下的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不仅包括档案部门管理的各类档案数据,还包括组织人事部门管理人才和档案部门管理档案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甚至还包括组织人事部门管理人才及档案部门管理档案过程中的大数据应用,数据来源更加广泛、数据类型更加复杂多样。因此,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再是档案部门的单打独斗,组织人事部门同样承担着重要职责,应建立起广泛连接组织人事部门和档案部门的协同管理机制,明确职责、理清分工,促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由传统的封闭模式向现代化的开放协同模式转型。

作者:赵红豆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霍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