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形势下强化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模式创新性的必要性
在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强化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离退休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创新管理模式成为必然选择。离退休人员的需求日益多元,包括健康、心理、文化、社交等各方面,管理工作需要从单一服务转向多元化支持,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分析离退休人员的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此外,鼓励离退休人员参与社区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二、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离退休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模式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离退休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第一点是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许多地方和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政策不统一、标准不明确的问题。这种制度的不健全性常常导致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难以有效保障离退休人员的权益。此外,缺乏针对离退休人员多样化需求的政策支持。目前的管理制度往往局限于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离退休人员在健康、文化、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求关注不足。
(二)管理缺乏集中性与及时性
离退休人员管理缺乏集中性,会导致资源分散和效率低下。当前,许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由多个部门和单位分头负责,这种分散管理的模式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困难,难以形成合力,导致服务水平的下降和资源的浪费。此外,信息化程度不足会影响管理的及时性。尽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提升管理效率提供了条件,但许多地区和单位在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中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不够充分,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传递缓慢,导致无法迅速响应离退休人员的需求和变化。
(三)离退休管理工作手段单一
在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模式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管理工作手段单一。首先,管理手段过于依赖传统的线下方式,缺乏创新。许多地方和单位仍然主要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管理和服务,依赖于纸质材料和电话沟通。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变化和离退休人员多样化需求的要求。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在互联网和数字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管理工作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缺乏在线服务平台和数字化管理系统。这导致信息采集和处理效率低,无法实现对离退休人员的精准服务和有效管理。
三、新形势下离退休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完善离退休人员管理制度
在新形势下,完善离退休人员管理制度是创新管理工作模式的重要路径。健全法律法规是重中之重,可以确保管理政策有法律保障,以满足离退休人员在健康、养老、文化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优化管理流程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此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离退休人员管理,通过支持非政府组织、社区和企业提供多样化服务,实现政府与社会协同合作的模式。
(二)构建互联网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在新形势下,构建互联网管理平台是创新离退休管理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信息的高效传递。这种互联网管理平台可以为离退休人员提供在线咨询、活动报名、健康监测等多种服务,简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管理部门可以更精准地了解离退休人员的需求和变化,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三)全面推进创新管理活动
在新形势下,推进创新管理活动是提升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质量的主要措施。这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结合离退休人员的兴趣和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教育和社交活动,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生活活力。其次,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通过线上平台组织虚拟活动和课程,扩大参与范围,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员参与。此外,应鼓励离退休人员自发组织活动,通过建立兴趣小组和志愿者团队,增强他们的自主性和归属感。
(作者: 李波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老干部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