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传统工作模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对职工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工会思想政治引领在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增强队伍凝聚力、塑造企业文化价值观以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等方面意义重大。然而,工会也面临着新技术冲击传统模式、职工价值观需求多元化、引领方式内容需创新等挑战。
二、企业工会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一)增强职工凝聚力是其核心之一
通过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工会不仅为职工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更在无形中加深了职工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在日常工作中转化为强大的团队协作力,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工会还致力于提高职工素质,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帮助职工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和市场变化,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二)文化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工会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角色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软实力培育与提升上,除了人力资源挖掘开发以及流程体系优化、劳资关系维护等,文化建设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存在。一方面,企业工会会定期组织丰富的文体活动,包括运动会、朗诵比赛、文艺演出等,为员工提供更多自我学习、精神娱乐的平台,促进职工群众的内部交流,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及情感融合,进而创造民主健康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企业工会通过设立创新奖项、员工工作室、创新成果展示等渠道,鼓励职工群众大胆创新实践,深层次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效能,进而持续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企业工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职工
巩固拓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实施“研读原著、专题研讨、调查研究、转化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行动。坚持“大理论、小切口、微宣讲”宣传教育模式,深化案例式、体验型、针对性宣传教育,满足职工差异化需求,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二)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教育实效
职工群体结构深刻嬗变、思想诉求日趋多元,传统思想政治引领范式渐显乏力。工会组织亟需系统性革新,构建契合时代需求的工作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感染力。教育内容供给上,工会应构建动态响应机制。通过分层调研,精准把握不同年龄、岗位职工的思想特质与实际需求。针对青年职工职业发展诉求,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职业规划,引导其树立正确职业观;针对高压力岗位群体,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开设压力调适课程。需求导向的内容设计,增强了教育的现实针对性与职工认同感。教育载体创新上,工会需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专业运营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以政策解读微课、典型事迹纪录片等内容提升传播效能。同时,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教育模式,线上完成活动组织,线下开展沉浸式学习,并设置新媒体分享环节。
(三)强化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提升职工幸福感
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形成报告后反馈给企业相关部门及各分工会,共同关注职工问题,及时找寻思想“堵点”。采用预约制开展心理团建、心理讲座和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职工缓解压力。同时,以“菜单式”服务深入各分工会开展“团建宣教大篷车”活动,将职工思想教育与基层团队建设相结合,凝聚职工队伍。这些举措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推动构建了和谐劳动关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氛围。
(四)发挥典型示范,激活干事创业热情
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着力打造基层“红色堡垒”,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联合党支部设立“党建引领+”攻关项目,组建工会志愿服务队、创建优秀员工示范岗,广泛吸纳优秀职工参与,聚焦安全生产、设备治理、企业管理等重点领域,构建“挂牌出题、揭榜破题、亮牌解题”的全员创新创效机制,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作者:张铮凯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