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企基层党建的创新意义
基层党组织作为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之间的“桥梁”,其建设水平与党的执政能力、群众满意度息息相关。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新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只有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激发工作活力,才能有效提升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指导效能。通过基层党建优化创新,能够激发党组织活力,使党员干部积极作为,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更多群众的认可和拥戴。可见,国企基层党建创新、活力提升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二、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现状
(一)党建政工工作脱离实际
首先,部分党建政工人员对企业业务运作和市场竞争的认知不足,工作理念脱离企业实际情况。他们往往过于注重表面形式,而忽视党建政工工作与企业业务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导致党建政工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与企业发展需求脱节,无法真正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实际需要。其次,一些党建政工人员在工作中过于偏重组织活动和会议,忽视问题导向和解决实际困难的重要性。他们注重表面的形象工作,却忽略了解决真正困扰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创新意识有待增强
新时代对于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现实发展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仍然浮于表面,思想观念仍然沿用以往传统的观念,或者不够重视,实际工作开展流于形式。这些认识上存在的缺陷,使其仍然奉行着传统的“关门搞党建”的封闭观念,没有及时顺应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尤其是对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对象、创新重点、创新方式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思考、系统性的谋划。
三、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质效的方法优化
(一)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工作标准
强化顶层设计,梳理现行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中存在的管理漏洞,逐项建立可行、可用的配套工作制度,统一基层党建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搭建“三位一体”党建制度考核体系,推动党建工作具体化、清单化和流程化,实现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衔接,为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提供坚实的制度依据。
(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理论联系实践
新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加强基层党建的重中之重在于解决传统模式下组织建设虚化、弱化、边缘化等问题。故,新时期国企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还需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理论联系实践。
(三)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全面从严治党要在国有企业落地,必须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严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推进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企业、进班组、进头脑。建强支部战斗堡垒,发挥支部主体作用,推进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让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让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织密基层组织体系,动态调整党组织设置,把党组织建到经营网点、工程项目、服务窗口,做到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在思想上解惑、在精神上解忧、在文化上解渴、在心理上解压,不断增强员工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四)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
在国有企业的基层单位,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结合现代技术的应用,如通过建设线上学习平台,让学习变得更为灵活和高效。基层党组织应鼓励党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参与到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实际项目中去。此外,建立一套公正、透明的党员管理与评价体系也至关重要。通过定期评估党员的表现,基层党组织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并表彰优秀党员,还能够为需要帮助的党员提供指导和支持。
(作者:李伟伟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