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互“联网+”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传播,提高了职工的凝聚力以及工作积极性。
二、基于“互联网+”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探索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国有企业应积极探索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为了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并凸显其时代特征,势必要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与革新。首先,建立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媒体传播矩阵。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差异化的传播策略和内容。如报纸杂志注重深度报道和理论阐述,微信公众号注重及时性和互动性,短视频平台注重生动形象和直观展示。其次,将思政工作从传统的“扁平化”结构转变为更为丰富的“立体化”模式。这意味着,除了传统的开会、发文等单向传达方式,企业高层应更多地与职工进行日常的沟通交流,通过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这样的交流不应仅限于思政学习,还应涵盖工作、生活、家庭等多个层面,从而构建一个全面、立体的思政工作模式。例如,针对公司新引进的人员,领导层应积极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租房困难、配偶两地分居的工作安排以及子女的入学等,确保他们能够快速融入公司大家庭,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中。对于那些因紧急任务或出差而无法与家人共度重要节假日的员工,企业可以组织公司领导与他们一同过节,让他们感受到公司的关怀与温暖。此外,企业还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关心员工身体健康,让其能够安心工作。在员工待遇方面,不断探索收入增长机制,确保员工收入逐年增长,让他们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通过这些举措,强化员工对企业的情感认同,坚定他们扎根企业的决心。这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还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们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然后,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线下实践活动。线下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演讲比赛、举办文化沙龙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结合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组织员工参与角色扮演、模拟经营等互动体验式活动,互动性和参与性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员工实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最后,企业要重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具体可分为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促使企业职工重视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宣传教育
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应用等互联网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线上宣传企业文化、政策宣讲、先进人物事迹,增强职工政治意识与文化认同感。大数据分析职工关注与感兴趣的问题,并对有关内容进行定制化推送,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与影响力,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思想素质的提高。
(三)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互动
企业可组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如在社交媒体预告后组织线下讲座或研讨会,邀请专家就特定话题进行深入解析,从而强化教育内容的深度和权威性,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在执行上述策略时,企业也需重视员工的隐私权和网络安全,确保在社交媒体上的开放性讨论不涉及敏感话题或个人隐私。此外,企业应对参与社交媒体活动的员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以防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作者:赵耐思 河南燃气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