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武装保卫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武装保卫意识有待提升
近年来,企业武装保卫事件的最主要原因便是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武装保卫意识,直接地影响企业的武装保卫。作为企业,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可以理解,但这个效益的前提是不危害环境、不危害员工自身的生命安全,要把安全摆在第一位。然而在现实中,企业管理者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武装保卫问题,降低了武装保卫标准:安全设备投入不足,武装保卫责任落实不到位;生产人员不重视安全职责以及安全标准,把制度和规范抛掷脑后,这些都埋下了武装保卫的隐患。
1.2、武装保卫基础薄弱
企业数量多、分布广,一般分布在经济水平不发达、管理技术落后、工艺设备落后、环境恶劣的地方,如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和中小工业园区周边地区。与基层生产的客观条件和发展需要相比,企业武装保卫投入不足,武装保卫基础薄弱。再者有一些重视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小型企业忽略其武装保卫问题,因此会形成“重生产、轻安全”的生产理念,根据基层调查,目前有近三成的企业武装保卫工作仍处于空白、半空白状态。
2、企业武装保卫工作的具体防范措施
2.1、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企业加强内部武装保卫工作,就必须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健全内部武装保卫工作管理机制,建立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并确定内部武装保卫工作各个方面的主要责任人。首先,企业要充分了解国家相关规定,借以制定具有企业鲜明特色的全面细致的武装保卫规章制度。其次,企业要针对所面临的市场形势和社会因素,有目的地完善规章制度,确保企业武装保卫工作能够与时俱进,跟随市场潮流,从全面和细节两个方向出发,提高规章制度的实用性和约束力。再次,企业要使武装保卫工作从传统的被动防卫向主动防范发展,做好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紧急预案,并及时出台处理重大社会安全事故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当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国家武装保卫等方面出现重大问题时,更要完善企业的武装防卫与应对制度,以增强企业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灵敏性与有序性,提高企业武装安全防卫的工作水平。
2.2、提高企业武装保卫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武装保卫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影响企业武装保卫工作的重点。领导层要给予武装保卫工作更多的重视,结合企业发展特点和安全现状,不断优化武装保卫工作的结构,提高武装保卫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企业要加强对武装保卫工作人员的日常训练,提高其身体素质,同时定期开展突发事件的演练工作,提高其应变能力,确保武装保卫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头脑清醒、沉着冷静,应对突发事件时,尽可能避免与他人产生肢体冲突。其次,企业要定期开展专项培训,帮助武装保卫工作人员学习先进技术,掌握先进设备,更新其思想观念,要使武装保卫工作人员正确认识武装保卫工作的价值,同时要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2.3、提升安全隐患排查能力,拓展安全隐患排查广度深度
企业的很多管理者与员工不具备隐患排查能力,甚至包括一部分安全管理人员,一说到查隐患,就是“不戴安全帽”“车辆超速行驶”“标识牌污损”等等,排查的安全隐患流于表面、百年不变。要想提升大家的安全隐患排查能力,就要在安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安全教育培训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带着管理人员和员工到生产现场实地排查,边查边教;也可以制定企业的安全隐患清单印发给各岗位员工,利用班前、班后会和专项安全培训的机会反复学习。
2.4、政府引导与监管
在我国,政府在舆论引导中居于优势地位,是信息最大、最强的控制者和拥有者,其在武装保卫制度制订和武装保卫监管中居于核心地位,各级政府应加强法制建设,因地制宜、分级分类地修改完善企业武装保卫的各项法律法规,使政府监管做到有法可依。政府正确的舆论宣传与引导是企业建立武装保卫意愿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充分结合自身舆论资源优势,与各大新闻媒体建立良性合作伙伴关系,大力宣传武装保卫知识,增强企业自愿履行武装保卫责任的意识。
(作者:张严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六煤矿 河南鹤壁 45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