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抓“当前”又重“长远”
个性问题立行立改,绝不拖泥带水。党建督查的根本目的不是“找茬挑刺揭短”,而是“把脉开方给药”。对党建督查中发现的个性问题,不拖延、不推诿,推动问题快速有效解决。比如,某火车站旁有两块闲置了多年的地块,内有建筑垃圾,影响市容市貌,根据市委领导指示,我们配合属地政府,积极协调推动有关单位利用闲置地块建新能源产业园,有效解决了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明确督查发现问题的承办责任,该由谁负责就由谁负责,该在哪个层面解决就在哪个层面解决,该在什么时限完成就在什么时限完成。共性问题标本兼治,防止反弹回潮。对党建督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通过“解剖麻雀”,堵塞漏洞,真正达到“督一点促一片”的良好效果。比如,在为基层减负工作中,一些县区和部门对上级减负要求掌握不够系统、不够全面,经常出现不按要求发文、开会、开展督查检查等问题,我们系统梳理中央、省、市印发的减负文件,列出刚性要求和具体规定,制定涵盖8个方面86项负面清单,明确不能挂的牌、不能开的会、不能发的文、不能开展的督查检查、不能超范围设置的“某长制”等,清晰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
2、实现“三个目标”,提升做好督查工作的实效性
围绕推动党建督查取得新成效,聚焦问题导向,着力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促使督查工作从抓末端到带前端,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督查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注重在督查中发现党建个别突出问题,督导被督查单位整改落实。督查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通过党建重难点个例发现某类问题,举一反三,促进问题整改提升。督查一个问题,防止一类问题。强化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深刻剖析个别党建突出问题背后的原因,从制度机制上找漏洞,向被督查单位提出整改建议,常态长效防止问题发生。实现从解决机关党建个别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再到防止一类问题的目标,不断推动党建督查工作从“有没有”“做没做”向“好不好”“实不实”转变。
3、严格党员教育管理
抓实抓细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和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活动,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预备党员接收工作,不断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严把党员入口关。做好党内关怀关爱工作,春节和“七一”前夕,对市直机关建国前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因公牺牲党员家属进行走访慰问,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持续深化“双报到”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区治理,助力基层治理水平提档升级,机关党建“软实力”成为服务群众“硬支撑”。
4、健全“三个清单”,提升做好督查工作的规范性
围绕提高督查工作科学、规范化水平推出新举措,通过“清单化”形式保障督查规范高效运转,并在督查各环节落实基层减负要求,删繁就简、突出实效。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发挥“约束”作用。狠抓问题整改,在1个月内反馈被督查单位,督促相关单位建立整改台账,提升问题整改实效,推动机关党建全面整体提档升级。建立宣传亮点清单,发挥“激励”作用。坚持发现问题和选树典型相结合,注重总结提炼机关党建工作亮点,利用网站、公众号、简报等,及时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营造“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建立意见建议清单,发挥“参谋”作用。注重加强结果运用,根据督查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推进制度创新、堵塞制度漏洞、补齐机制缺项。特别注重围绕服务大局收集信息,加强综合分析和研判,为更好地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作者:吕明辉 河南神马艾迪安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