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
首先,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应当充分发挥高水平的党校和干部学院资源优势,提供深入系统的党性教育和国家政策法规培训,以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和领导能力。这些培训课程可以涵盖党史、新中国史、国际形势、法律法规等方面,使他们具备更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其次,对于普通职工,可以开设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班,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员教育和普通员工的思想政治培训。这些课程可以覆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史、国情、法律法规等内容,帮助职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最后,还可以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为职工提供便捷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课程、在线讨论和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职工的学习需求,还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2、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问题
2.1、在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单一,难以见效
这根本上还是由于部分国有企业对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不重视导致的。由于不重视,就懒于创新工作方式,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已经有了更方便更新颖的形式,也能实现更快的速度,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还是仅仅采用教育、座谈、讲座等形式,哪怕是这些传统的形式,其开展过程也越来越乏味。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国有企业当下的实际发展需要,长此以往也会使得员工越来越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与自己毫无关系,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形式的单一,使得本就相对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更加不接地气,让员工难以接受。这就导致在效率方面,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反复做相关工作,但是员工的接受积极性较低,这样的“反复”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制定的任务次数的指标而已,只能得到一个事倍功半的结果,这又反过来验证了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意义的观点,同样形成恶性循环。
2.2、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与自我个性和意识之间的差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宣传载体比较单一,职工的参与感不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输出和接收存在不对称的情况。
2.3、企业的内部竞争与员工心理落差之间的差异
企业崇尚市场化的竞争意识,工作考核的竞争结果和领导人员的情绪管理不当会影响职工的思想状态。一旦受到惩罚打击或者不公平待遇,职工热情容易消减,可能会导致心理失衡。
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3.1、完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完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是发挥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引领意识形态建设的作用的基础。国有企业党组织通过完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能够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既能坚定维护党的领导,又能有效推动企业高效发展;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职责与权限,有效规范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明确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和要求,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确保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受人员变动与其他情况变动的影响。
3.2、完善思政工作方式
为了推动国有企业在现代化市场下的全面发展,需充分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以思政工作特有的引导作用为抓手,深刻把握国企发展的总体规划,为国企各项活动开展提供有效指导,确保国企能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持续前进。要想实现该目标,关键是要提高思政工作的站位,在前期准备阶段,对当前国企思政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所掌握信息和员工诉求,确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保所选择的工作方式能够满足现阶段需求。为此,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应当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积极完善思政工作方式,以传统工作方式所存在的不足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引入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充分落实相关政治理念,改变员工思想观念,确保员工能够在先进理念的引导下,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使工作质量和效率最大程度接近理想水平。
(作者:黄坤 永煤集团城郊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