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载体,以数字化手段激活思想传播新动能
现阶段,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已深度融入企业运营,这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此,人事政工干部需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通过搭建“线上思政平台”,整合企业内网、短视频账号等多元渠道,将党的理论方针、企业发展战略转化为图文、微视频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同时,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职工思想动态,实现个性化思政内容的精准推送。
二、从“单向灌输”向“双向共鸣”的升级
必须推动工作内容从“单向灌输”向“双向共鸣”的创造性转化。一方面,要善于将企业的宏大愿景与员工个人发展紧密相连,通过讲述身边榜样的奋斗故事,让职工真切感受到个人前途与企业命运的紧密关联,激发职业自豪感。另一方面,要将思想引领与人文关怀深度结合,关注职工心理健康与精神需求,打造积极健康、充满关怀的工作氛围,能有效提升团队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三、加强组织领导
国有企业开展政工队伍建设时,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强化思想管理,将其作为基础性工作,以科学领导明确政工建设方向,避免后期因思想指导缺失引发突发事件。企业领导人员要在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当中加大投入力度,明确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对可用的资金、人员、物资等相互协调,确保这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以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主要目标加强企业组织领导的过程中,领导人员可以针对不同的经营活动成立党支部或者党小组,也能够结合经营项目的特征成立联合党支部,选出相应的负责人,让其在工作当中承担相应的责任,明确自身的职责,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实现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经营发展的有效结合。
四、载体创新:实现价值符号的现代性转换
载体的革新升级是提升融合吸引力的关键抓手。在视觉符号维度,将红色文化转化为国潮IP等青年审美语言,通过动态海报、沉浸式展览重构物理空间吸引力;在叙事范式维度,把模范事迹解构为职场成长微叙事,用短视频呈现工匠精神与个体发展的价值统一,增强内容感染力;在介质融合维度,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意义共创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账号等新媒体发布政策解读、企业动态,开展线上讲座、知识竞赛等互动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拓展社会实践载体,组织职工参与志愿服务、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让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体验中落地生根。建立载体效能评估机制,根据职工反馈及时优化内容与形式,实现载体与职工需求的精准匹配。
五、实施精准关怀与情感凝聚
通过制定干部包保联系机制,推动“管人管思想、管业务管思想”的“一岗双责”落地,实现从“面上覆盖”到“点上突破”的升级。做实暖心工程:坚持党建带工建、团建,开展“每月一活动”、困难职工慰问、“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关爱行动,增强职工归属感和幸福感。这些常态化、制度化的关怀举措能够让职工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在情感上认同企业,在行动上支持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头关怀,必须与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心愿梳理清单了解职工需求,通过双向沟通清单明确责任分工,通过成果转化清单确保问题解决,形成了完整的关怀闭环。这种将思想引导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提升了职工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六、从“集中说教”向“沉浸体验”的拓展
首先,要善于利用企业文化活动,将正向价值观巧妙植入团队建设、技能竞赛、社会公益等活动中,让职工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与价值认同。其次,要积极拥抱数字化工具,利用企业内部的新媒体平台,以微视频、线上社区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正能量,回应关切,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模式升级,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作者:石玮玮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铁路运输处)
会员投稿
手机版
| 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