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党建与文化建设共融
企业党建与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联,相辅相成,不仅凝聚人心,而且源源不断地形成着成大事的合力,两者相互影响、渗透、促进,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思想融合。企业党建文化的根基是企业文化,全面深挖文化内涵,强化高质量发展。要全员化传承、立体化讲述、传播精准化,全面讲好汾酒故事,聚焦“文化+”融合,真正把深厚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优化党的基层组织,规范基层党组织换届,大力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推动党建工作更有生机、更有特色。党建与企业文化制度融合。任何思想、任何文化,如果落实不了就是“纸上谈兵”。思想统一后,要全面进行党建和企业文化制度梳理、融合工作,建立起完善、系统、可执行的新制度体系,是党建与企业文化形成合力的基本保障。
二、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1、创新思想认知不强
在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通过对共同问题的分析,企业在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方面应重点关注创新思想认知问题。因为企业在党建和文化创新中,需要处理的问题比较多,如果缺少创新意识,容易让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创新工作实施效果下降,从而影响企业思想建设成果,不利于国有企业更好发展。所以,创新思想意识,在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中运用,促进改革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性不容小视。
2、党建工作难以发挥引导力
当下,虽然在宣传企业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但还是有很多企业浮于表面,没有深入结合时政、结合党的思想教育路线来进行党建工作,这样做不仅会削弱党建工作自身的思想特性,同时也不利于引导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的形成,最终会削弱企业在时代中的意义。
三、以党建思想为指导,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优化
1、对企业文化精神力的促进
精神力是一种能使员工的主动性、创新性和能动性凝聚在一起,并以此增强公司活力。企业的精气神是企业员工的思维活动,是企业经营理念、领导者和员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观等各方面都是其构成的重要要素。企业的活力扎根于日常的经营和管理中,它能全面反映工作的各个层面的特点,与生产运作有着密切联系。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党的意识形态和教育资源,推动职工的核心理念,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党的工作,实现与外部的沟通与交流,随时传播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使之融入到企业精神力的建设中。在公司的精神力量的构建中,通过党建来确保当前的经营理念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得以完善和发扬,从而使公司发展方向及愿景也将得到更好传播、凝聚更多共识。
2、做好监督激励任务
对于文化建设,企业需要根据内部情况安排管理监督部门,通过选举等形式挑选最合适的人员进行文化企业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监督,并且将具体的监督情况记录下来,用于之后的评优活动,这能够提升员工对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以监督和奖惩的形式为文化氛围的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为企业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带动企业发展。
3、融入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财富,展示了中国人民勤奋、不怕吃苦、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秀品格,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所以,红色文化代表了一种历史、文化和精神方面的意义,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奋斗过程,应该在党建工作中融入红色文化,并且将红色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一项任务,需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培养员工吃苦耐劳、不怕辛苦的优秀品质,借助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培养企业员工的爱国精神,让员工在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方面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企业的发展情况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党建工作中融入红色文化非常必要。
(作者:吴迪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帘子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