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建立人力资源战略
企业应该明确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定位,并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市场环境,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这包括确定人才需求和供给、制订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制定激励和发展路径等。人力资源战略应紧密结合组织的战略目标,以确保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在进行薪酬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人员的特点及要求,做到合理分工,避免过度竞争和造成浪费。对于管理人员而言,更重要的是注重培训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2、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是激励和管理员工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绩效管理体系并确定岗位目标与绩效指标,制定评估标准和程序,实施绩效评估和及时反馈。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关注员工的发展需求和问题。同时,还能够对员工进行教育、考核、评价,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确定各部门间的职责分工,形成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持续优化绩效考核与管理
一是优化考核机制。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完善董事会对干部的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健全职业经理人管理机制,完善选聘人员考核评价体系,推动选聘人员与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相适应、与职业风险相匹配、与量化经营业绩相挂钩。二是强化中层干部市场化考核机制。健全完善体现公司特点的干部考核体系,强化抓改革、强党建、促发展导向,激励引导干部树立正确业绩观,坚定信念、任事担当。三是不断优化中级干部和员工绩效管理。出台员工绩效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绩效管理的“过程公开、评价公平、结果公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4、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大数据思维
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大数据思维,就是要突破传统干部人事档案概念范畴,泛化干部人事档案数据概念,将一切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相关的数据都纳入干部人事档案数据管理范围,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大数据思维,其实质是一种基于发展的、动态的、数据流的档案观;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实时技术处理和知识挖掘过程;一种基于数据全面性、复杂性、相关性的思维分析方法;一种颠覆传统的、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大数据思维,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大数据时代干部人事档案及档案工作的理性认识,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5、持续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完善总经理办公会(部务会) 议事规则。持续优化总经理办公会实施细则,坚持集体领导、集体决策、民主集中,并通过总经理办公会听取重点工作进展汇报,传达公司党委决策,增强员工干部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梳理形成组织人事制度汇编。全面梳理公司现行有效的组织人事相关制度,主动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建章立制、举一反三,以制度规范管理,以制度促进业务。三是加强制度宣贯。通过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干部培训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人事工作政策宣讲,主动进行答疑解惑,受到广大员工的广泛好评。
6、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要求,列出负面清单,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突出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工作的规范性,依法合规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不失去方向,不脱离轨道。
7、提高人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是新时期人事管理的重要趋势。企业应该加强人事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人事管理信息的集中化、标准化和数字化。这可以包括员工档案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及培训管理。企业要以信息化手段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红豆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