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医院办公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河南青年网    作者:王春艳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1-20    
1、医院办公室的特点
 
1.1、工作范围广,涉及层面多
 
  随着管理模式的变化,医院办公室不再只是办文、办会、办事的部门,同时兼具响应领导部门号召,践行决策方案,为其他科室提供服务,确保各部门工作协同稳定的重要职能,进而统筹医院的发展和运行。对外职责则包括与上级主管部门、政府行政部门、社区街道办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与大专院校、兄弟单位进行友好的交流合作,与各社会团体、专业学会、新闻媒体保持积极的有效沟通,争取全方位的信任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2、联系对象多,水平要求高
 
  办公室是汇集内外信息的中心部门,既要做好上令下行,传达医院决策和行业政策,步调一致进行工作,又要下情上晓,使医院领导层与基层紧密联系,同心同德开展工作;既要正确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在参谋助手时做到站得高看得远、谋得深想得细、靠得住信得过,又要正确处理与各科室之间的关系,积极沟通友好协商,合作共享共谋发展;既要正确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相互理解相互搭台,求同存异合作共事,又要正确处理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接待热情细听勤记,碰到纠纷时,有礼有节以理服人。
 
2、医院办公室管理工作的不足
 
2.1、管理计划不健全
 
  医院办公室作为医院管理中心的核心区域,必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如果办公室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就会降低医院办公室工作的针对性,影响管理方法的实施范围,从而阻碍管理工作的开展。
 
2.2、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
 
  由于办公室的工作内容相对单一,加上医院制定的薪酬考核制度缺乏对每个职位和岗位的定量考评,存在“苦乐不均”的问题,缺乏针对性激励措施,虽然目前医院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但受形式化误区的影响,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难以完全发挥。此外,缺乏明确有效的晋升方法,以上因素都会逐渐削弱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做好医院办公室工作的思考
 
3.1、实施精细化管理,完善制度体系,重塑服务流程
 
  办公室要做精细化体制的执行者和完善者,在现代科学化观念的影响下,改变原有的经验工作形式,将客观数据作为参考,打破客观因素的桎梏,要以现代医院视角建立各项医疗管理体制,形成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流程。所谓精细化是一项相对立体的概念,其主要指代责任主体的精确化、管理部门的责任化和处理决策的客观化。一是完善工作制度。以优化制度为出发点,确保制度建设的全面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通过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研究如何破解影响医院发展的突出问题与难点问题,全面促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科学化;二是完善岗位职责。做到职责分明,将工作重心集中到关键点、衔接点、隐藏点和创新点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服务的精度和深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细化工作范围。把工作任务精细分解至各个岗位,明确落实至具体人员,做到岗位清晰,职责分明,量化管理,有章有循;四是完善考核督办。奖惩明确合理,确保医院政令畅通,决策落实,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复,全程跟踪管理,发现每个环节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及时修正完善,提高工作效能,形成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
 
3.2、实施人本化管理,提升员工素质,打造优秀团队
 
  办公室要做以人为本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在久久为功的员工培养上,与医院日常工作、行业特点相结合,与医护的人文素养、文化氛围相结合,打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爱岗敬业团队。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人生价值与医院价值之间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员工要在医院这片沃土上不断提高素质,塑造自己的人生之路。一是强化“政治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窗口意识”五种意识。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紧跟健康中国的发展大局,把握体制改革的政策方向,站在领导的高度,医院的事事事关心,医院的人人人关注。敢担当,态度端正处事果断,确保工作万无一失,敢作为,高标准严要求,踏踏实实办好每一件事。要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树立医院良好形象。二是提升“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四种能力。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常思能力不足,常怀本领恐慌;热心多办事、细心办好事、耐心办实事;在对上的协调中发挥好服务作用,在对横向协调中发挥好中枢作用,对下协调中发挥好指导作用;想问题做工作前瞻谋划,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创意。
 
作者:王春艳 河南神火集团总医院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霍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