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进工作作风,服务群众使命
要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作风并更好地服务于群众,重点在于深化党员的宗旨意识和内在动力,这不仅仅关乎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更是对整个党组织形象和效能的直接影响,为了培养一支忠诚于党、勇于创新且廉洁自律的基层党员队伍,必须重视党员的专业素养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可以确保党员不仅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还具备处理实际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此外,优化和完善党员的考核激励机制也至关重要,合理的考核机制能够客观评价党员的工作表现,而激励机制则能够进一步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在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中,应强调党支部的主体地位,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联系党员和群众的桥梁。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党支部的建设,提升其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党支部的高效运转,可以更好地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有效地服务群众,为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效能,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自媒体等新兴平台,可以创建“学习、服务、创新”三型党支部,这样的党支部不仅能够及时传播党的理论和政策,还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通过自媒体等平台,可以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反馈,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
2、要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
通过开展学习检查督导、“学习标兵”评选表彰、职务推荐等激励手段,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群团组织要充分利用好电子书屋、兴趣小组、阅读朗诵会等学习平台,持续开展读书活动,吸引更多的员工加入其中,推动支部读书活动经常化;在坚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中心组学习”“机关讲堂”“专家辅导”“红色教育”等传统、规范的党建工作阵地的同时,注意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活动模式。既要发挥利用好传统、规范模式内容全面、平台稳固、规范运作的学习机制,又要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人、身边事增强真实感、亲切感和参与感。比如在组织学习英烈的先进事迹和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激发党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热情的同时,通过开展节日慰问、生日慰问、送清凉、送温暖活动,组织观影、读书活动,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
3、深化长效联动互动机制
诸多实践仅仅将网格党建、党群服务中心、党群志愿服务等模式作为解决基层党组织实际问题的方式,忽略了对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源的有效动员与充分吸纳。基层党组织凭借组织、政策和服务优势促进多元主体间的价值共享、利益协调与互动合作,促进党建成效更加显著,以更好地实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社会组织作为重要主体,可链接社会资源,与其他主体形成良性互动,了解群众真实需求,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4、深化党建项目制管理
①申报立项,围绕基层党组织承担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申报项目,报于企业党组织审批,明确立项理由、目标效果、主要措施等,制定可量化指标,实现党建项目化全程可控。申报前征求企业管理层、一线职工、党员意见、建议。②组织实施,党支部对党建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动态管理,以党员大会或者支委会方式研讨项目进展,及时解决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项目按期推进;企业党委结合项目工作安排,进行督促检查,在党建融入中心专题研讨会、政工例会、党建工作会等会议上总结党建推进情况,加强把控。③验收评价,完成项目任务后,党支部总结项目开展情况,交于党委申请结项验收,再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搜集、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项目评比,公示在企业官方平台,与基层党组织绩效考核挂钩。④总结推广,对党建优秀项目进行经验总结、交流,并将优秀案例推荐给企业管理层,搭建项目成果库,为下一阶段的党建项目做好准备。
(作者:尹二戍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三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