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炭企业管理转型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明晰企业内外环境
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明确所处环境、了解不同阶段内外环境对自身的影响十分重要,尤其是做好对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能力的外部环境变化的识别与分析,这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其能使煤炭企业及时明确可能面临的威胁或者迎来的发展机遇,从而提前做好准备,积极应对。
(二)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营与管理模式影响,我国煤炭企业在人力及物力资源利用上始终无法实现集约化管理目标,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并增加成本投入,缩小了企业效益空间。通过管理模式转型与升级,煤炭企业可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管理现状对管理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删减冗杂的管理内容、标准化管理环节、变更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管理内容,同时对各岗位及工作内容进行科学调整,切实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使煤炭企业各部门实现协同化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三)提高企业对于经济新常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绿色经济的新常态发展环境中,煤炭企业通过管理的转型与升级,将绿色、环保理念渗透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新型管理模式带动煤炭企业整体运行机制革新,促进煤炭企业向集约化、现代化和绿色化管理模式转换。这不仅赋予煤炭企业全新面貌,也在新型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结合问题进行科学调整与完善,使煤炭企业重新屹立于市场经济的竞争舞台,并强化对于经济新常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现阶段国有煤炭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建议
(一)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煤炭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确保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落实重大决策前置程序,形成党委、董事会、经理层充分尊重、彼此信任、相互支撑的良好决策环境,把党的领导体现在公司的有效治理中。建立完善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协调运转、各司其职、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设立战略、提名、薪酬、审计等专门委员会协助党委、董事会开展工作,提升各项决策事务的合规性与精准性。董事会和经理层人员相对分离,适当加大外部董事、独立董事人数占比,经理层人员实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其薪酬、任期去留挂钩。监事会通过加强公司财务监督、业务审核、经营审计,加大董事、经理层履职情况监督等,更好发挥监督作用。
(二)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首先,国有煤矿企业应大力引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加快煤矿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技术攻关与推广运用,推动煤炭生产组织优化,推进煤矿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开采,加速打造数字矿山、智慧煤企。其次,聚焦智能生产、智慧经营和业务协同,将人、财、物、产、供、销、储、装、运业务管理体系纳入企业智能化管理系统,打造系统集成、数据共享、协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流程固化至系统,减少人为干预风险,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和流程信息化。
(三)创新管理结构,采取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模式
首先,大型煤炭企业在管理创新过程中需进行产业链创新,在纵向与横向上分别适当延伸产业链,并对产品及企业服务结构科学调整,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同时,企业应打造煤炭产业、煤化工产业、煤炭服务业与新型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持续开发煤炭产品。企业可以凭借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产业、物流运输产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其次,在循环经济环境下,大型煤炭企业可以会同当地政府共同打造煤炭经济循环区,推动当地煤炭产业集群化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突出产业链各项活动的环保性,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保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企业需全面梳理自身经营管理现状,去除冗杂的管理环节,精简管理流程,制定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模式,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企业成本管控。例如,企业对原有矿井进行合并管理,以机械化代替人工生产,通过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提高煤炭生产效率与作业安全性;同时,企业可以关闭产量过低、效益不佳的矿井,建设大规模、现代化的大型矿井,实现集约化发展目标。
( 作者:马静 河南能源鹤煤公司三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