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关键路径

来源:河南青年网    作者:段海燕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8-30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国有企业落实思政工作任务、传递思想价值、凝聚员工共识的核心力量,其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直接决定思政工作的穿透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在国企改革纵深推进、思想领域日趋多元的背景下,构建高素质思政工作队伍需从人才引进、培训提升、待遇保障、协同联动四个维度系统发力,为思政工作高质量开展筑牢人才根基。​
  严把人才引进关口是建设高素质队伍的首要前提。国有企业需打破传统招聘模式的局限,建立与思政工作专业化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引进标准,将政治素养、理论功底、沟通能力、企业认知作为核心考察维度,明确学历背景、专业方向、实践经历等硬性要求,从源头提升队伍专业性。在招聘过程中,不仅要通过笔试、面试全面考察候选人对党的创新理论、国企思政工作政策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评估其分析员工思想动态、解决实际思想问题的能力,确保引进的人才既懂理论又善实践。同时,需结合企业组织架构和层级特点,制定科学的人员分配方案,将思政工作人员合理配置到集团总部、子公司、基层班组等不同层级,实现“总部统筹指导、中层协调推进、基层落地执行”的工作格局,避免出现“上层热、基层冷”“局部强、整体弱”的现象,保障思政工作在企业各环节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让思想引领覆盖每一名员工。​
  强化常态化培训是提升队伍专业水平的核心举措。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需摒弃“重业务、轻思政”的认知偏差,将思政工作人员培训纳入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外聘专家+内部骨干”相结合的培训体系。一方面,通过外聘党校教授、思政领域专家、行业资深学者等专业力量,围绕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国企思政工作创新方法、员工心理健康疏导技巧、数字化思政载体运用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帮助思政工作人员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掌握前沿工作方法;另一方面,搭建内部交流培训平台,组织经验丰富的思政骨干分享工作案例、传授实操技巧,通过“以老带新”“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形式,提升队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需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将培训考核结果与岗位晋升、绩效评价挂钩,倒逼思政工作人员主动参与培训、积极吸收知识,切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
  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是提升思政工作效率的关键保障。思政工作并非思政部门的“独角戏”,需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思政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一方面,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由党委办公室牵头,组织思政部门、人力资源部、工会、宣传部门、生产部门等相关单位每月召开工作协调会,同步员工思想动态、明确工作重点、解决协作难题,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战”;另一方面,推动思政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比如人力资源部在员工招聘、培训中融入思政元素,工会在员工关怀活动中传递企业价值观,宣传部门利用各类传播载体扩大思政工作覆盖面,形成“齐抓共管、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同时,通过专题讲座、政策解读等方式,提升各级管理人员对思政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让管理人员主动将思政工作融入日常管理,带动全体员工增强思想认同,切实提升思政工作的整体效能。​
  高素质思政工作队伍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落地见效的“中坚力量”。只有通过科学引才、系统育才、完善保障、协同联动,才能打造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活力足”的思政工作队伍,为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进而将思政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为国企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思想合力。(作者:段海燕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霍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