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着经济转型、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创新等多重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有企业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国有企业在行业转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一背景下,国有企业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和技术创新,更需要重视思想政治建设,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国有企业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思政工作作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为企业文化注入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导向,将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转化为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凝聚员工向心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思政工作常以多样化教育方式营造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促使企业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同时,思政工作还注重大力宣传优秀员工事迹,树立榜样力量,引导全体员工向榜样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这种良好的氛围不仅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还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宣传和实践活动,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诚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能够帮助员工明确职业行为准则,敦促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这一方面的教育,国有企业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质量,还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国有企业形象、维护国有企业信誉,促进国有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一)健全制度机制,夯实思政工作基础
夯实思政工作基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由工作层面向制度层面转型升级,构建覆盖组织体系、运行流程及考核标准的三位一体制度架构。一方面,要明确国有企业党委在思政工作中的主责,建立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将思政工作纳入国有企业年度重点任务;形成计划、实施、反馈、评估的闭环管理流程,制定月度、季度思政工作计划,强化动态执行监督,确保各项任务按期落实。另一方面,要推动思政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深度融合,将政治素质、价值认同纳入日常考核体系,在制度层面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与干部管理一体运行的导向。
(二)夯基固本,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
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上,国有企业要坚持“学习铸魂”与“机制强基”双向发力。一方面,聚焦改革发展和安全生产实际,通过形势宣讲、班前班后会等形式,引导职工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掌握行业政策与安全理念,做到“懂理论、强信念、明方向”。另一方面,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理国有企业的重要方式,通过制定责任清单、细化职责分工、完善考核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同联动、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此外,还应围绕职工急难愁盼,持续深化人文建设。
(三)深层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业创新工作的融合
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要主动与国有企业创新管理部门建立紧密沟通协作机制,深入了解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战略和目标,将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融入国有企业创新工作全过程。在创新项目策划阶段,通过开展思想动员、政策解读等活动,激发员工创新热情,明确创新方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员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精神支持和心理疏导;在项目评估阶段,总结创新经验,挖掘创新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素材,进一步弘扬创新精神。
(四)构建政工管理平台
运用网络技术构建政工管理平台,拓展政治宣传渠道,增强示范引领效应。政工管理人员可以选择员工喜欢的宣传方式,比如,将宣传内容制作成动画作品,寓教于乐,从而对宣传内容牢记于心。关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信息,可以采用图片宣传的方式,让员工了解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看到国有企业良好的未来发展动向。此外,还要注重宣传典型人物以及事迹,内容要接地气,使员工更容易接受,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作者:苏亚非 平煤股份十二矿经营管理部)
会员投稿
手机版
| 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