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实质上就是确保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具体就是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抓好干部人事工作方针政策的制定,抓好重要干部管理和推荐,做好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等,从而有力有效地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国有企业干部建设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
(一)是国有企业战略实施和日常管理的中坚力量
在当今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种环境中,干部队伍作为国有企业战略实施和日常管理的中坚力量,其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二)是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通过干部建设,企业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在带领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众认可度。
三、国有企业党管干部原则下的干部选拔与任用机制创新
(一)选拔任用机制的革新
在智能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亟待构建新型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复合型评价体系与数字化手段的深度融合,突破传统选任模式的能力识别瓶颈。在评价标准建构方面,需建立涵盖专业精专度、管理协同度与创新突破力的三维评估模型:专业精专度着重考核垂直领域的核心技术沉淀与行业趋势预判能力,保证关键岗位人才的专业适配性;管理协同度突出战略统筹、跨组织协调等综合管理素养,以满足集团化发展对复合型管理者的需求;创新突破力则注重对技术变革的响应速度与价值创造潜能,为数字化战略落地储备变革型人才。在技术实施维度,国有企业可研发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智能决策平台,通过聚合任职经历、项目成果与组织行为数据,形成多维立体的人才评估图谱。
(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
某国有企业党委坚决落实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权和管理权,强化选人用人领导把关,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 字”要求,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严格把好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大力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近年来,某企业党委根据企业创新发展实际需要,进一步明确企业班子职数,统筹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有序推进企业党委班子、董事会、经理层配备,形成竞争性选拔、梯次化配备、常态化交流、规范化退出长效机制,有效推动班子结构优化,战斗力增强。
(三)鲜明实绩导向,严把“能力关”
选拔任用应不唯学历、资历、身份,坚持以能力为导向,以业绩为依据,从实战中选拔干部,为一线岗位、特殊岗位、关键岗位中有担当、出成绩的人才提供更多晋升机会。以工作实绩评判干部能力素质,健全“知事识人”体系,通过人才盘点、年度和任期考核、一线调研等方式,建立起年轻干部队伍的分析研判机制,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干部,实现年轻干部队伍立体式分析、综合表现多维度识别,为精准选人用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提供依据。
(四)坚持选贤任能“用”人才
一是加大轮岗交流力度。坚持补充力量与优化结构并重,统筹考量干部的学历专业、经历能力和任职年限,加强专业型、管理型、复合型领导人员的选配。对于任职时间较长且一贯表现突出的干部,在职务调整时给予关怀照顾。对于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达到一定年限或无法适应现岗位职责要求的干部,进行分批轮岗交流。二是加大人才目标责任考核力度。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负责人落实人才工作责任,加大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将后备人才选育的数量、质量及成效与经营业绩完成情况相挂钩,明确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作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调整、薪酬发放的组成部分。
(作者:周春崇 河南天安十三矿)
会员投稿
手机版
| 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