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在信息科技革命背景下,国企竞争激烈,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给职工带来一定压力。单纯的行政管理难以解决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感化和疏通功能至关重要。它能让职工明晰企业与自身发展方向,产生精神动力,主动投入企业改革。国企管理者需从长远发展着眼,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其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建立灵活管理方式应对风险。管理者要密切观察员工思想、舆论和人才流动,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情况和舆论危机,探寻队伍建设问题根源与规律,为人才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人力资源、党建、政工和业务部门要协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职工自身也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度,增强政治责任感,学习理论政策,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二、推动国企党建思政工作的有效落实
在积极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必须对企业内部职工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示范,推动国企党建思政工作的有效落实,确保所有职工都能参与其中,充分理解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理念,激发职工主动参与党建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其思想道德追求。为了增强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应配合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提升整体执行力和监督水平。通过系统地推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建立高效的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党建工作有效实施,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强信息传递和管理效率,也是推动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手段。总的来说,通过精细化管理,不断优化企业党建工作的执行过程,可以推动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持续进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成效。
三、国有企业必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行创新实践
国有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真正把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战略、重要任务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各级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树牢“一盘棋”思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深入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明确责任主体清单,强化责任主体担当,提升责任主体能力,真正做到以责促行、以责问效。国有企业要制定完善的从事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规划,加强专兼职人才培养力度,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适当增加专职人员数量。同时,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培训经费支持,定期开展能力提升培训,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的本领,确保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能力满足当前及未来工作发展需要,以人才引领驱动意识形态工作高质量发展。比如内蒙古电力鄂尔多斯供电分公司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一张清单横到边、四级网格纵到底”,实现了“明晰责任+过程管控+监督检查”的闭环管理。逐一解答“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四、强化国企党建工作的保证
首先,要改革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国企吸纳了不少年轻高学历人才,但由于代际差异,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不适合年轻人,亟须创新。可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符合年轻人思维的方式开展工作。同时,为员工创造参与管理的机会,如开放论坛、组织调研等,让员工了解企业战略决策,形成统一战线。其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部分企业存在职能混淆、部门交流机制不完善、协同度低等问题。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承担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职责,通过党校学习、“三会一课”、专题培训等,增强对党的理论和政策的了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性,服务企业管理层和基层职工。最后,健全国企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是长期系统工作,需强化财政支持,健全体制,营造良好氛围。
(作者:白银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工程处)
会员投稿
手机版
| 城乡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