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应如何提升政治素养与岗位贡献力

来源:河南青年网    作者:曲二红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0-20    

一、以“认知筑基”提升政治素养:筑牢岗位实践的思想根基

(一)精准学习:把握与岗位相关的政治内容

企业员工提升政治素养,需避免“大水漫灌式”的理论学习,聚焦“与行业、企业、岗位紧密相关的政治内容”,让学习有针对性、有实用性。学习国家政策与行业导向:关注国家针对企业所在行业的政策法规(如制造业的“智能制造”政策、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环保行业的“双碳”目标),理解政策背后的战略意图,明确岗位工作的“政策契合点”。例如,新能源企业的研发岗员工,需学习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技术研发方向”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结合,避免研发与政策脱节;零售企业的采购岗员工,需学习“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在采购中优先考虑农产品,既响应国家号召,又拓展采购渠道。学习企业党建与价值观内容:企业的党建工作、文化理念往往是国家政策与企业实际的结合体,员工需深入理解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如“以客户为中心”“创新驱动”“社会责任”),将其视为“岗位行动的准则”。例如,国有企业员工需学习企业党建中的“国企担当”要求,在岗位中践行“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的责任;民营企业员工需理解企业“党建引领发展”的模式,将“诚信经营”“员工关怀”等价值观融入日常工作。

(二)深度理解:建立政治内容与岗位的关联

学习后需通过“思考与转化”,找到政治内容与岗位工作的“连接点”,避免“学归学、做归做”。开展“政策-岗位”对标分析:定期梳理国家政策、企业要求与自身岗位的关联,形成“岗位行动清单”。例如,某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岗员工,在学习“安全生产法”后,对标梳理出“岗位安全操作的3项核心要求”“设备巡检的2个关键环节”,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具体操作标准;某互联网企业的内容岗员工,在学习“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后,制定“内容审核的5个政治把关要点”,确保产出内容符合法规要求。参与“政治-业务”融合研讨:通过部门会议、专题研讨等形式,围绕“如何用政治认知指导岗位工作”展开讨论。例如,企业可组织“‘双碳’目标与我们的岗位”研讨会,生产岗员工讨论“如何通过优化流程降低能耗”,采购岗员工讨论“如何采购环保材料”,研发岗员工讨论“如何研发低碳技术”,让员工在交流中理解“政治目标如何落地到岗位”。

二、以“协同提升”实现双向赋能:让政治素养与岗位贡献力相互促进

(一)在岗位实践中检验与深化政治素养

岗位是“检验政治素养的试金石”,员工需通过岗位实践,不断修正、深化政治认知,避免“思想与行动脱节”。在“问题处理”中校准政治方向:岗位工作中难免遇到“利益冲突、价值判断”的问题,此时需以政治素养为“标尺”。例如,销售岗员工面临“高额订单但客户要求违规操作”的情况,需以“诚信合规”的政治素养拒绝订单,而非“唯业绩论”;管理者面临“裁员降本与员工关怀”的矛盾时,需以“以人为本”的政治素养,选择“合理优化而非简单裁员”,通过岗位决策检验并强化政治认知。在“业绩反思”中深化政治理解:定期回顾岗位业绩,思考“业绩背后是否体现了政治素养”“如何通过提升政治素养进一步优化业绩”。例如,某员工季度销售业绩达标,但客户投诉率较高,反思后发现“为了成交忽视了客户真实需求”,违背了“客户至上”的理念,进而调整销售策略,既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也深化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政治认知;某团队项目成功落地,复盘时发现“团队协作、攻坚克难”的精神是关键,进而更加认同“集体主义”的政治价值。

(二)以政治素养提升推动岗位贡献力迭代

随着企业发展与行业变化,岗位贡献力的要求也在升级,政治素养能帮助员工把握“升级方向”,实现岗位能力的持续迭代。以“政策敏感度”预判岗位能力需求:国家政策与行业趋势的变化,会带来岗位能力的新要求,具备政治素养的员工能提前预判并提升能力。例如,国家推动“数字化转型”,传统制造企业的操作工需提前学习“智能设备操作技能”,避免因能力不足被淘汰;国家加强“数据安全监管”,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岗员工需提前学习“数据合规知识”,成为“懂业务+懂合规”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曲二红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处)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邱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