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煤炭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
开展思想教育与企业中心工作融合度仍需提高,在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职工行动自觉方面存在差距,企业精神和中心工作未能形成内在统一。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较为传统,干部职工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认识还有待加强,在推动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方面还需要积极探索。利用宣传文化阵地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进一步增强,对职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还不够,满足职工文化需求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党委主责主业,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
在当前形势下,巩固国有企业党委在思想工作中的主要职责作用,是推动思想工作常规化、持续化的基本保障。国企党委应坚定树立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意识,真正将思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实现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工作、切实执行行动。应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职责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将思想工作列入党委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构建分工明晰、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思想工作考核体系,将其作为党建考核、领导班子整体评价的关键指标,促进责任和压力传导到基层、切实落地;同时,加强监督检查、跟踪成效。此外,国有企业被认为是党执政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依靠力量,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国有企业的政治方向和发展战略与党的要求保持一致。对此,需定期进行思想工作领域风险识别、隐患治理,及早发现初期、倾向性问题并予以引导和处理,制度规范与责任同时压实,有效建立党委主导、各部门协作、上下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保证思想工作取得实效,保证企业平稳安全发展。
(二)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巩固国有企业思想工作基础的重要措施。首先,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企业必须积极搭建、管理和用好各类宣传媒介,加速构建覆盖面宽泛、内容可信、形式多样的融合媒体平台,集纳官方网站、公众号、内部出版物、电子屏幕、办公系统等资源。其次,需构建线上线下结合、传统与新兴融合的推广模式,加强宣传平台的统一管控和内容审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推广任务,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保证所有信息发布持续秉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尤其是在关键时刻、热点事件和紧急舆论情况中,要实现迅速回应、一致发声,有力引导员工思想状态,还要杜绝平台闲置、管理失位等现象。最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在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作用。对此,应定时评估平台运行成效,坚决制止不当言论、错误观念的扩散,加强思想文化主阵地建设,促进推广任务由单向传播向互动交流转型,为企业进步创造良好、积极、和谐的舆论环境。
(三)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促进意识形态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是实现思想引导与价值认同合力推进的主要途径。国有企业要基于自身发展历程、行业特性和使命职责,全面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企业精神、行为准则、制度建设中,构建具有“国企特色”的文化认同体系。国有企业应将意识形态引领贯穿于企业文化活动全过程,使其既有思想深度又具实践温度,通过主题党日、红色教育、员工演讲赛、文化沙龙等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增强员工思想共鸣与身份认同,提升组织凝聚力。
(四)建强专业队伍
首先要严格选拔的标准,重点挑选政治立场坚定并且业务能力突出的党务干部充实到意识形态工作一线。其次要注重能力培养,定期开展舆情研判以及新媒体运营等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工作人员掌握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必备技能。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党务工作者学习、培训,将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考核指标,为优秀的人才提供畅通的晋升通道,全面激发队伍的活力。
(作者:宋亚南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综合办公室)
会员投稿
手机版
| 城乡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