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企基层企业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必须筑牢意识形态防线,确保党的意志在基层落地生根,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更是维护党和国家经济领域领导权的战略举措。从发展的维度来看,积极健康的意识形态能为企业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统一的思想认知能有效凝聚员工共识并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而富有活力的企业文化更能激发创新的潜能,培育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稳定的维度来看,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着企业内部的和谐,正所谓“防微杜渐于思想领域,方能未雨绸缪保企业稳定”,只有守好意识形态的阵地,才能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国企基层企业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科学完备的责任体系
一是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要切实承担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党委(党组)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二是明确“一岗双责”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要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内容和边界,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三是完善压力传导机制。通过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开展分析研判、组织督查检查等方式,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从上到下贯通联动、无缝衔接。
(二)搭建载体平台,拓宽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来源
国有企业要积极搭建多样化的载体平台,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企业领导为干部员工解读党的政策方针、分析国内外形势,拓宽干部员工的视野,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及时发布党的理论知识、企业改革发展动态、先进典型事迹等内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可以开发思想政治教育App、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干部员工提供便捷的学习渠道。通过制作微视频、动漫等形式新颖的学习资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干部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分析和预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三)凝聚职工共识,激发攻坚克难的内生动力
复杂环境下,职工易出现焦虑情绪和观望心态,需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构建“心理防护网”。建立覆盖全员的思想动态监测机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谈心谈话、座谈交流等手段,精准把握职工对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岗位调整、技术变革等问题的关切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凝聚全员共识的文化活动,鼓励员工为企业改革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命运紧密绑定,以强大的思想凝聚力推动企业更加科学高效发展。
(四)建强专业队伍
要想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首先要严格选拔的标准,重点挑选政治立场坚定并且业务能力突出的党务干部充实到意识形态工作一线。其次要注重能力培养,定期开展舆情研判以及新媒体运营等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工作人员掌握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必备技能。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党务工作者学习、培训,将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考核指标,为优秀的人才提供畅通的晋升通道,全面激发队伍的活力。
(作者:党飞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综合办公室)
会员投稿
手机版
| 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