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赋能下新闻宣传与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路径

来源:河南青年网    作者:刘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0-17    

一、国企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定位

聚焦新时代,国企必须做好宣传工作,达到聚民心、兴文化的目标。因此,国企必须把握好宣传的基本思路,做好对现有工作情况的分析,以创新视角审视不足,提出更可靠的改进方案。国企能否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也能够侧面反映出其是否具有较强的软实力。宣传的对象是人,哪里的人更多,哪里就是必须聚焦之处。目前,国企正值发展的关键期,新闻宣传更要突出其优势。对内,做好决策传达、政策解读,同时,不断推动企业文化创建;对外,发布企业动态,使大众了解自身、认同企业文化,从而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未来工作不能只关注宣传的信息传递功能,而是要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打造更加真实、正面的形象,从而提高社会影响力。

二、新媒体赋能下新闻宣传与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路径

(一)构建智能传播生态

新媒体技术为国企新闻宣传注入科技基因。物联网、5GVR等技术深度应用,使生产场景实现实时动态呈现。智能传感器网络将生产线数据转化为可视化信息流,让技术突破从实验室走向公众视野。这种“数据可视化+场景沉浸化”模式,通过增强受众参与感,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社会共识,显著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全媒体矩阵建设加速推进。企业构建“两微一抖+自有APP”传播体系,借助算法推荐实现精准分发。短视频平台成为重要传播阵地,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使其成为技术普及的主渠道。技术赋能下的传播体系已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形成“生产-传播-反馈”闭环。实时数据分析系统可动态调整传播策略,确保内容精准触达目标群体,传播效能提升3倍以上。

(二)重构价值传播范式

内容创新成为新媒体赋能的核心驱动力。企业新闻宣传从“报道事件”转向“创造价值”,通过故事化叙事、场景化呈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社会认知。动画解析、实景演示等手段使复杂技术通俗化,突破专业圈层壁垒。重大项目宣传采用“过程记录+人物叙事”组合策略。通过跟踪关键节点、挖掘建设者故事,形成持续性传播热潮。长周期、多维度的传播模式不仅记录发展历程,更塑造了坚韧不拔的企业精神。云端直播、互动问答等创新形式增强公众参与感。

(三)完善协同发展体系

协同发展需要制度创新支撑。企业建立“宣传-技术-市场”三部门联动机制,确保新闻宣传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定期跨部门协调会与技术传播清单制度,使宣传从“事后报道”转向“全程参与”。每项技术突破均同步配套传播方案,确保成果及时转化为社会影响力,技术转化周期缩短30%。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全媒体人才培育计划”通过技术培训、轮岗实践打造复合型团队。新媒体内容审核机制确保传播内容既符合宣传要求,又体现企业特色。制度保障与人才支撑双重发力,推动宣传模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内容生产效率提升50%

(四)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

新媒体赋能带来显著发展红利。精准传播使企业技术优势快速转化为市场优势,高端产品订单增长25%。国际化经营中,多语种新媒体传播提升中国标准国际认可度。品牌价值持续提升。高质量内容输出塑造创新、开放、负责任的品牌形象,吸引优质合作伙伴。新媒体平台成为社会意见反馈渠道,推动管理优化与服务升级,形成“传播-反馈-改进”良性循环。这种协同效应不仅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五)与企业发展情况相结合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任何项目都必须紧密契合其发展需求,而发展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国有企业需要将促进信息流通与推动企业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帮助企业构建更加全面、科学的服务体系。宣传工作应以国有企业的发展为导向,通过增强其经济实力,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进一步彰显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精神内涵。国有企业在开展宣传工作的过程中,需深入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助多媒体传播等现代手段,全面展示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独特文化,从而凝聚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坚实力量。

(作者:刘剑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现代服务分公司)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邱宁

上一篇:融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宣传及其路径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