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一)提升党组织的团结力和战斗力
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党在国有企业中的领导核心,是党和职工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紧密融合,可以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团结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组织效能和执政水平,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中得到切实执行和有效落实。
(二)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国有企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状况。在这种背景下,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能够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力量和群众基础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在科技创新领域,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党员攻关项目,组织党员技术骨干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三)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我国是以群众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有企业中,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能够使党组织更好地了解职工群众的需求和期望,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多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赢得职工对党组织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夯实党的群众基础,永葆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打破传统认知,树立融合新观念
企业可通过组织系列专题培训,邀请党建领域专家和成功践行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企业管理者,为员工剖析二者融合的典型案例,直观展示党建如何在生产经营中发挥实质推动作用。同时,利用企业内部宣传渠道,如宣传栏、电子刊物、线上学习平台等,定期发布党建引领生产经营的优秀实践成果,营造浓厚的融合氛围。管理层应率先垂范,在日常工作决策、项目推进中,主动运用党建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难题,使员工切实看到党建与生产经营紧密相连,从而摒弃固有偏见,树立起“党建引领发展,发展促进党建”的全新理念,为深度融合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二)优化工作机制,保障融合高效推进
一方面,建立健全“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机制。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将党建目标与生产经营目标深度融合,明确各项党建任务在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具体实施路径与量化考核指标。例如,将党员在降本增效行动中的贡献细化为节约成本的具体金额、优化流程减少的时间等可衡量标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使党建工作成效可评估、可追溯。另一方面,创新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机制。明确党组织在企业战略制定、投资决策、业务拓展等关键事项中的参与方式和决策权限,通过党组织前置研究、集体讨论等形式,确保生产经营决策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与企业长远发展利益,从制度层面为融合发展保驾护航,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协同共进、高效融合。
(三)培育复合型人才,夯实融合人力基础
人才是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核心要素。国有企业应着力打造一支既懂党建又精通生产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对于党务工作者,安排其深入生产一线轮岗锻炼,参与生产流程优化、项目管理、市场调研等实际业务,使其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机制,以便在开展党建工作时精准对接业务需求,发挥党建工作对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针对生产经营骨干,加强党建理论知识培训与党性教育,组织参加党校学习、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等,提升其政治素养与责任意识,引导他们从党建高度思考工作,在生产经营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双向培养,实现党务工作者懂业务、业务骨干懂党建,为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突破人才瓶颈制约。
(作者:毛孝康 河南天安十三矿煤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