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

来源:河南青年网    作者:秦杰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8-15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新时代为国有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员工接触到的思想文化日益丰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部分员工对传统的说教式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工作实效性大打折扣。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转型升级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益调整和矛盾冲突,需要通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来化解分歧、凝聚共识。此外,新一代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有了新的期待。如果仍然沿用老思路、老办法,思想政治工作就会与员工需求脱节,难以发挥“生命线”作用。因此,创新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实践落地:强化应用实效

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员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强化实践导向,促进教育成果落地生根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首先,针对企业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和思想引导活动,帮助员工正确理解企业改革的意义和方向。其次,定期开展员工思想动态调研,收集员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育工作。最后,建立教育成果评估机制,将教育效果与员工绩效考核相结合,激励员工将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工作能力水平

针对新时代职工思想特点,思政工作部门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政工作新模式,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工作平台。企业建立职工思想动态大数据分析系统,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精准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实现精准施策。思政工作者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载体,创作贴近职工生活的思政文化产品,以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主流价值理念。企业思政工作部门着力提升队伍专业能力,开设心理疏导、舆情研判、文案写作等专业课程培训。引入专业机构开展案例教学,组织思政工作者进行情景模拟演练,提高实战能力。组建思政工作创新工作室,鼓励思政工作者运用设计思维开发新型工作方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案例。企业定期组织思政工作经验交流会,搭建学习分享平台,推动优秀经验做法互学互鉴。建立思政工作创新项目孵化机制,为优秀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实践平台,激发思政工作者创新活力。在年度考核中设置创新加分项,将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情况作为评价重要指标。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企业应积极将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五个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政工群团应通过举办文体活动、劳动竞赛、树先进、立典型、创先争优等活动,不断地提炼企业精神,从多个方面培养职工爱岗爱企精神,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把职工个人追求与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把企业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树立起顾全大局的意识,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始终坚持全心全意服务员工的方针

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企业发展合力的关键纽带,始终坚持全心全意服务员工的根本方针更是夯实企业发展根基的核心要义。员工利益关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企业要将工作重心下沉至生产经营一线,做好调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与员工思想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平衡好教育引导与情感关怀的尺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度调研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发展的融合契合点,让思想引领切实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面对员工日益多元的利益诉求,企业应聚焦员工关注的薪资福利、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等热点话题,建立常态化的思想动态分析制度。通过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一对一谈心谈话等形式,搭建多维度、立体化的沟通渠道,确保员工诉求能及时上传下达。组建心理疏导团队,将思想宣传教育与员工权益保护、实际问题解决深度结合。

(作者:秦杰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代服务分公司二矿服务一队)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霍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