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在油田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交织,互为支撑。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塑造员工意识形态的关键环节,致力于提升员工的政治意识与职业热忱,激发其内在的创造力,从而为油田企业的全面发展注入活力。而企业文化建设,则专注于构建反映油田特色的价值体系与行为准则,强化内部的团结与协作,为企业战略的执行与经营活动的持续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两者在内涵与功能上紧密契合,共同聚焦于员工群体,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
第一,作用主体的统一性。两者均以“人”为核心,强调对员工的尊重、理解、关怀与激励,通过正面引导促使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共同努力,提升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职业素养,激发其在油田改革与发展中的参与热情与主动精神。第二,实施策略的相似性。两者均遵循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重视情感共鸣、精神鼓舞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通过运用多样化的工具与平台,确保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同时及时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维护企业内部的思想统一与行动协调。第三,相互增强的协同效应。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明确了方向,确保其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正确轨道前行。而企业文化建设则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更丰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增强了其吸引力与实效性,提升了员工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两者携手并进,共同塑造了油田企业独特的文化软实力与市场竞争优势。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路径
(一)优化沟通机制
国有企业应优化沟通机制,与职工开展良性互动,了解职工思维动态,从而组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建设企业文化。一方面,建设线上沟通机制,使得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互动更为便捷。国有企业可借助企业微信、腾讯会议、钉钉等线上互动平台,创建企业账号,将企业动态、经营目标、工作绩效等内容不定期上传至企业账号中,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职工自豪感,从而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依托线上互动平台,国有企业可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组织思政教育、工作会议、主题培训等活动,拉近思政工作人员与职工之间的距离,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探讨相关问题,提高沟通效率。另一方面,组织线下沟通机制,拉近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距离,使职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国有企业可在单位大门口处设置意见箱,要求全体职工通过文字打印的方式,匿名对单位发展与思政工作提出建议,了解职工的真实想法,满足其合理需求,发挥沟通机制的作用。同时,国有企业应不定期组织主题交流会,由思政工作人员与企业领导共同主持,与职工共同讨论现阶段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传播企业文化核心观念,提高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参与感。
(二)结合企业实际创新内容设计
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一个企业最核心最关键的竞争力。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市场环境、竞争挑战和社会期望,因此其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比如,针对能源类国有企业,可重点围绕资源保护、安全生产、绿色发展等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活动,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员工也会产生各种思想困惑和关注焦点。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紧密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和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和更新教育内容。比如,在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针对员工对改革政策的疑虑、对职业前景的担忧等问题,及时开展改革形势教育、政策解读宣传等活动,引导员工正确理解改革、积极支持改革;在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经营业绩下滑等困难时,加强员工的忧患意识教育和团队凝聚力建设,鼓励员工与企业共克时艰,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作者:钱丽帆 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矿山救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