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
一是贴近职工的天然优势。工会扎根基层,直接联系职工群众,熟悉职工的思想动态、工作生活需求和实际困难。这种近距离接触能让思想政治工作更接地气,避免“空对空”,可通过谈心谈话、座谈会等形式,用职工听得懂的语言传递理念,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二是组织网络的覆盖优势。工会拥有从企业总部到车间班组的完整组织体系,能将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每个角落。借助工会小组、工会委员等基层力量,可快速落实教育任务,确保思想引导无死角,尤其在大型企业中,这种网络优势能有效解决思想政治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活动载体的灵活优势。工会擅长通过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工作,如劳动竞赛、先进表彰、文体活动等。在活动中融入思想教育内容,将价值观引导与职工成长、团队建设结合,让职工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比单纯的理论宣讲更易被接受。
二、新时代企业工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措施
(一)思想引领,构建文明先进的文化载体
第一,强化价值引领,弘扬先进模范精神,在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中深化“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系统推进工匠精神传承、劳模精神弘扬与劳动精神践行。开展和谐职工之家、巾帼标兵、工人先锋号等品牌化评选活动,可以建立先进典型“挖掘——培育——宣传”机制,以身边人、身边事引导职工见贤思齐。第二,深化需求响应,建立常态化调研机制,定期深入一线开展“蹲点式”调研,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消除信息壁垒,动态梳理职工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实行问题分级处置机制,能现场解决的限时办结,需协调解决的形成提案上报党委并跟踪督办。重点发挥“职工之家”阵地功能,打造诉求表达、矛盾调解、权益维护“一站式”服务平台。第三,创新文化浸润活动,分层分类设立职工兴趣小组,结合不同年龄段、文化背景职工特点,策划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文体展演等差异化活动,培育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特色文化生态,在基层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关切职工需求,提高队伍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必须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原则,以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为工作导向,充分践行工会维护职工权益、服务职工群众的职能责任。企业工会要加强组织引领,充分调动发挥职工群众主观性、能动性优势,聚焦时代新实践,总结推广新经验,为企业内部管理与治理改革实践提供重要指导。一方面,企业工会要构建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常态化体系,通过动态帮扶、精准帮扶、日常慰问,切实解决职工工作、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全面提高职工满意度。近年来,企业工会常态化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充分保障了职工权益落实。具体来讲,工会细致做好职工福利保障,为符合慰问条件的困难职工送上关心,为有重大贡献的职工积极提供疗养机会,用心维护好女职工的特殊权益,在关爱服务中聚人心、暖人心。另一方面,工会针对员工关切的紧迫问题,实施了十项具体措施,包括增设特定假期福利、建设幸福食堂、构建员工休息区域、建立女性员工“母婴室”、设立员工健康小屋、提供身心健康服务、优化并增加通勤路线、组织劳动模范疗养、开设爱心托管班以及开通就医绿色通道。这些举措显著增强了职工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创建了和谐的工作环境。
(三)完善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保障体系
工会作为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从职工的切实利益出发,发动职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企业民主管理,拓宽教职工视野,形成职工人人关心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建立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的参与机制,进一步发挥工会会员大会、教职工大会的作用,严格职工代表、工会代表的选拔培养聘用,提高一线职工、青年职工、女性职工、归国留学职工代表比例。要建立工会定期汇报工作制度,企业工会要自觉主动向企业党委汇报涉及职工利益的热点、难点以及重要工作,就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
(作者:于继锋 河南焦煤能源有限公司物资供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