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一场薪火相传的青春宣讲,将厚重的党史与少年的志向紧密相连。
2025年暑期,一支由青年学子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以“寻红色人物、讲红色故事、学红色精神”为主题,在武汉及全国各地展开了一场深度沉浸式的红色实践之旅。队员不仅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感悟党的伟大历史进程,更走进社区青少年空间,将所学所感转化为生动课程,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写下新时代的注脚。
踏访红色旧址,在历史场景中感悟初心
7月的武汉,暑气正浓,实践队的热情更为炽热。7月14日至16日,队员们先后参观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旧居、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7处红色地标。
在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队员们通过大量史料展示,深入了解了中共五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成果及其深远影响。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真实再现,让队员们对党的制度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踏上首义广场,我们的目光就被广场上的纪念雕像和那巨大的红色建筑所吸引。”队员在实践日记中写道。辛亥革命纪念馆独特的“V”型设计,寓意着“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成为队员们对武汉红色文化的第一印象。
在“晚清中国”展厅,甬道顶端金属质感的枷锁雕塑营造出压抑的氛围,墙上刻着《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名称,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屈辱。“正是这种压抑,让我们更加理解了革命先驱们挺身而出的勇气和必要性。”队员感慨道。
返乡深度探寻,在英雄故事中汲取力量
武汉之行结束后,队员返回家乡,继续深入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7月21日,队员来到驻马店市上蔡县烈士陵园,向长眠在这里的21名有名烈士和143名无名烈士敬献花圈,表达崇高敬意。
实践期间,队员还有幸采访到了战斗英雄雷保森的家人。雷保森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我的英雄有着平凡的出生,却拥有传奇的人生。”英雄的家人动情地说,“他一生从不以英雄自居,经常教育我们要低调行事,干净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这番话语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英雄家风的力量和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
走进青少年空间,在薪火相传中担当使命
经过充分的准备,实践团队将走访学习的成果转化为一堂生动的红色课程。7月31日,队员们来到洪山区金鹤园青少年空间,为三十多位小朋友带来了一场题为“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主题宣讲会。
团队首先讲述了中共五大的历史故事和陈潭秋在武汉创建发展湖北党组织的革命事迹;并为孩子们介绍了中共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历史价值,并带领小朋友们走进“毛泽东旧居”,感受一代伟人的奋斗历程。
最后,宣讲会在孩子们齐声朗读中达到高潮:“我站立的地方,正是我们的中国;我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若光明,中国也将长久不息。”铿锵有力的誓言在教室回荡,彰显了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的生根发芽。
会后,团队还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了青少年对红色知识的认知水平,共获得20余份有效样本,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实践收获与展望:红色精神的新时代回响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不仅深化了对党史的理解,更锻炼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本领。团队采取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研方式,了解了大众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和学习兴趣。
调研显示,大部分群众对红色文化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对于学习红色知识、传承红色精神表现出高度的认同。这种广泛的群众基础,让队员们看到了红色基因传承的广阔前景。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实践队员表示,今后将把这次实践的收获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继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让革命传统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学习,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初心的觉醒。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用心灵感受英雄情怀,用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