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职工培训的概念
国有企业职工培训是指国有企业结合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未来发展战略及时代发展的根本需求,对内部职工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识技能培养活动,其核心在于培训职工的精准性、目标导向性及方案的合理设计,以保障培训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工作效能及运营质量。现阶段,国有企业培训工作主要集中在公开课程、内训项目、自主学习等方面,培训内容也更倾向于入职培训、晋升培训、周期性继续教育等类型。一个多元化的培训体系能够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为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作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创新现有的培训理念和方法,并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组建人才队伍,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二、国有企业培训工作的核心价值
(一)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竞争力提升的核心驱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则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意义深远。
(二)减少人才流失风险
培训机制的建设,对于减少人才流失风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依托于培训机制,国有企业可以满足职工的职业发展需求,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避免出现人才流失。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机制,还可以使职工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改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效规避由于职工能力不足而引发的流失风险。
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提升职工培训有效性的策略
(一)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
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可以结合国有企业实际生产的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由专业人员组织开发高质量的数字教育资源。比如应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虚拟课堂,使职工能够在虚拟空间开展操作练习;开发形象逼真的动画视频、3D模型等教学课件,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使职工易于理解掌握;请国有企业内部的技术能手、业务骨干录制案例实战教程,分享实际工作中的业务经验和技巧。
(二)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
首先,国有企业管理者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智能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等,打破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为职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管理者要进一步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职工的个性化发展,开发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和案例,以丰富培训内容,使职工在掌握业务技能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其次,国有企业可引入项目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新型培训方式,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等方式,让职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最后,管理者还可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拓宽职工的视野和思路,促进创新思维的碰撞和融合。在丰富培训内容方面,除传统的业务技能培训外,管理者还应注重国有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增强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动态跟踪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内部需要不断地调整,强化培训内容体系的创新,从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国有企业应积极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并展开全面的市场调研工作,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更新国有企业的培训内容机制。针对特定时间应进行专项调研工作,结合需求做好动态的跟踪,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新业务拓展、组织架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升级等内容,应根据变化需求适当地调整,并做好评估工作。
(四)以持续学习文化为基石,驱动人才深度发展
如今,技术更新日新月异,构建持续学习的组织文化已成为支撑人才迭代与组织进化的核心支柱。高效能人才的培育不应仅依赖于短期培训,还需将学习深度融入日常工作中,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终身化”的成长生态系统。通过结构化知识传递与实践中学习的深度转化,结合制度与资源保障,让学习成为组织与个体的本能,保持人才梯队的活力,促进国有企业发展。
(作者:程一洋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