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国有企业武装保卫工作的核心定位与时代价值
(一)核心定位
当代国有企业武装保卫工作的核心定位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控”,具体体现为“三重角色”:一是政治安全的“守护者”,需坚决贯彻国家安全战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要求,防范化解政治风险,维护企业政治稳定;二是生产安全的“护航者”,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构建覆盖厂区、库区、生产车间等重点区域的安全防控网络,保障人员、设备、资产安全;三是应急处置的“先锋队”,承担企业突发事件(如治安事件、火灾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应急响应、现场处置与救援任务,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三者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共同构成国有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二)时代价值
在当代国有企业发展中,武装保卫工作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保障企业稳健运营的基础,通过有效的安全防控与风险管控,减少安全事故与治安事件对生产经营的干扰,为企业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二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关键,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资产安全关乎国家利益,武装保卫工作通过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防范资产流失、盗窃、破坏等风险;三是彰显社会责任的窗口,良好的武装保卫工作不仅保障企业自身安全,还能联动地方政府、社区开展安全联防,参与社会应急救援,展现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二、当代国有企业武装保卫工作的实施思路
(一)革新工作理念,树立“大安全”管理思维
革新工作理念、树立“大安全”管理思维,需强化战略定位,将武装保卫工作纳入国有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明确其“安全保障与价值创造”的双重职能,摒弃“成本负担”的错误认知,通过安全管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抗风险能力,同时建立“一把手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将武装保卫工作成效纳入企业绩效考核,推动各级管理层重视安全、落实安全;在此基础上构建“预防为主”的防控理念,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优化”的全流程管理,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普查,识别企业内外部风险点并建立动态更新的风险台账,结合风险等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对高风险部位实施重点监控,对潜在风险提前干预以消灭在萌芽状态;还要推动“协同联动”理念落地,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武装保卫部门与生产、人事、财务、信息化等部门的常态化协同机制,明确各部门安全职责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行动协同,同时加强与地方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社区街道的联动,构建“企业-政府-社区”三位一体的安全联防体系,提升应急响应与处置效率。
(二)构建“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夯实安全基础
构建“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夯实安全基础,需强化人防建设,通过优化武装保卫队伍结构,明确人员编制、岗位职责与任职标准,吸纳退役军人、安保专业人才充实队伍以提升专业化水平,建立涵盖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安全技能、应急处置等内容的系统化培训机制以强化队伍政治素养、责任意识与实战能力,制定巡逻、值守、交接班等工作流程并推行标准化作业以规范队伍管理;同时完善物防设施,对企业厂区、库区、生产车间、办公楼等重点区域全面升级物防设施,合理设置围墙、护栏、隔离带等物理屏障并加固门窗、保险柜等重点部位,在出入口设置门禁系统、车辆识别系统以严格人员与车辆进出管理,配备灭火器、急救箱、防暴器材等应急救援装备以保障突发事件快速响应;还要升级技防系统,构建“智能化、全覆盖”的技防网络,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红外报警装置、振动传感器等设备实现重点区域无死角监控,引入AI视频分析技术对异常行为自动识别与实时预警,搭建统一安全管理平台整合监控、报警、门禁、巡逻等系统数据以实现信息实时共享、远程调度与可视化管理,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并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漏洞扫描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范数据泄露与网络攻击。
(作者:王宇鹏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现代服务分公司八矿武装保卫科)
会员投稿
手机版
| 法制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