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武装保卫治安防范与矛盾化解

来源:河南青年网    作者:王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0-24    

一、企业治安防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一)立体化防控体系构建

构建企业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系统设计:空间维度:建立从外围到核心、从地面到空中的全空间覆盖体系,通过区域联防、网格布警等方式,实现对企业重点区域和要害部位的全方位管控。对水源地、变电站、危险化学品储存区等关键部位,需采取特别防护措施,严防破坏和流失。时间维度:实施“白+黑”无缝衔接的巡防机制,根据不同时段的治安特点动态调整防控重点和力量配置。增加夜间巡查频次,强化节假日和特殊时期的安保措施,确保全时段安全可控。

(二)强化技术智能赋能

搭建“安防数据中台”,整合监控录像、报警记录、人员出入、设备运行等数据,通过AI算法实现异常行为自动识别,10秒内推送预警信息至武装保卫人员终端;引入无人机巡检技术,对大面积厂区开展周期性空中巡查,覆盖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提升防控覆盖面与响应效率。

(三)预防性治理模式

转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是矛盾化解工作的发展方向:源头治理:通过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规范用工流程、加强员工关怀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矛盾产生。特别关注劳务派遣、临时用工等易发生纠纷的领域,建立健全管理规范,杜绝"劳务碰瓷"等行为。沟通渠道:建立畅通的员工诉求表达渠道,通过领导接待日、员工座谈会、线上交流平台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和诉求,为早期干预创造条件。法治教育: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法治意识,引导员工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理性表达诉求。强化企业依法经营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企业环境。

二、企业矛盾化解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一)多元化调解体系

构建多元化矛盾调解体系是实现“小事不出企、大事不出区”目标的重要保障:组织架构:建立由企业领导、职能部门、员工代表等多方参与的调解委员会,形成“多方参与”的调解格局。明确各级调解职责,建立分级处置机制,确保矛盾在适当层级得到有效化解。工作机制:推行“预防在先、发现在早、控制在小”的工作原则,通过定期排查、信息收集、风险研判等手段,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矛盾。建立矛盾纠纷台账管理制度,对每一起纠纷实行全过程跟踪,确保化解效果。方法创新:综合运用情绪疏导、利益协调、法治教育等多种调解方法,提高矛盾化解的成功率。对涉及专业领域的复杂矛盾,可引入外部专家参与调解,提升调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二)强化复合能力培训

制定“治安防控+矛盾调解+应急处置”复合型培训计划:每月开展治安技能培训,内容涵盖智能安防设备操作、应急处突、法律法规(《治安管理处罚法》《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每季度开展矛盾调解培训,重点提升沟通技巧、心理疏导能力、纠纷协商能力;邀请公安、司法、心理咨询领域专家授课,确保培训内容贴合实际需求。

(三)推动与治安防范协同联动

建立“矛盾-风险”同步评估机制:矛盾排查时同步识别治安风险等级,对高风险矛盾(如涉及人员多、情绪激烈),立即联动治安防控力量加强重点区域值守;矛盾化解过程中,对存在过激行为倾向的人员,纳入治安重点关注名单;矛盾化解后,定期开展风险跟踪,将处置结果与治安防控重点调整挂钩,实现“矛盾化解-风险防控”无缝衔接。

(四)强化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融合,营造良好氛围

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内容渗透至企业文化建设中。深入挖掘企业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红色基因与优良品质,并结合时代的要求和企业的战略目标提炼出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与愿景。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活动开展价值引领。依托企业活动载体,把党建工作元素融入各类活动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向干部员工传递党组织、企业工作思路以及企业文化理念。

作者:王超    中国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建井一处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邱宁